这二年因疫情关系,很多人以为和新南向国家的关系没有推动,事实上,2021年我国对新南向国家实质贸易往来,持续大幅增加,贸易额增加到825亿美元,增加了35%,主因台商生产基地移转新南向,产生供应链关系,带动相关贸易及供应链合作的贸易大幅成长。
台湾与新南向国家的往来,虽受新冠疫情影响,发展一度较为缓和,疫情过后,台商生产基地转移新南向的趋势还是会持续下去,毕竟这是一个大的面向。
经济部注意到,大陆4、5月间严格实施清零封控政策的长三角地区,如上海、苏州、昆山等地,都是台商投资的重镇,受影响程度相当明显。严格清零的结果,不只台湾第二季的外销订单,当地的外资运营也有很大影响,甚至连大陆企业也有分散制造的打算。台商生产的电子资通讯产品主要客户,多为美商、欧商,买主希望台商有更多备援基地,而新南向国家最容易前往、也是最佳的选择。
二、三年前转移到新南向国家的产业,以资通讯电子业者为主,包括越南、泰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都持续加码投资。而贸易战与疫情重复干扰的这几年,台商到新南向国家布局的特色是,带动相关供应链前往,且又掀起另一波再加码投资的趋势。
对政府来说,推动新南向工作就是要增加彼此的连结关系,推动供应链合作的转移,这本来就是政策,政府一定会协助台商在新南向投资的进行。尤其法制面上,经济部透过主动与东协各国洽谈或更新投资保障协定,乃至洽签双边投资协定,目前已更新越南、菲律宾及印度的投资保障协定,目的即是要强化对台商投资的保障。
为了促进投资,我们也在新南向国家设立台湾投资窗口(Taiwan Desk),协助台商解决经商及投资障碍,并持续办理投资论坛与筹组考察团。的确, 这二年边境管制严格,双向交流不便,「外交泡泡」也有局限性,等到这波疫情高峰过后,边境管制松绑,就会再启动双向交流。我要强调的是,在目前国际局势下,厂商去新南向投资若能搭配政府进行,投资策略将更具整体性。
后疫情时代的产业发展需求,也出现了变化。电子资通讯产业早一步前往新南向布局,现在转向电动(汽机)车产业的投资或推动供应链合作,另AI及智慧城市这两大领域也很有机会,台湾可以和新南向国家扩大合作,不单产品的硬体制造,还可以延伸到产品的应用。我也看好净零循环经济相关产业,是后疫情时代台湾可到新南向布局的新亮点。
RCEP今年开始生效,受到企业界的重视,台湾虽未加入此一组织,但它并非是一个高标准的协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看见成果,短期而言,和现状差距并不大、对台湾衝击也有限。我们也观察到,有些企业的产品因为关税较高,因此前往新南向各国布局,这部分在传统产业表现的最明显。
至于未去新南向布局的台商,一定要发展出自己的优势利基,简言之,就是产品从台湾出口要有竞争力及不可取代性,许多机械业、纺织业都朝此方向努力,尤其各跨国企业经常来台湾,寻找合作伙伴,业者必须建立强势的利基,才能立足国际。经济部要协助业者不断扩大不可取代性,透过数位转型、智能化生产来达到目的,这是政府目前高度关切的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