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在全球各地爆发,在大陆的台湾人抢搭包机返台,却有2000多名陆籍配偶子女「小明们」,短暂赴陆探亲后,因疫情指挥官陈时中一句话「自己选的国籍,自己承担」,在大陆滞留,与父母分隔近200天,防疫议题变了调,小明们沦为政治祭品。

联合国《儿童权利福利公约》明定,在人道理由下,不应阻挠儿童与父母的团聚。指挥中心在2020年2月6日以政治凌驾于人权,强势阻断小明返台,备受抨击。5天后,陆委会决定有条件开放陆配子女入境,未料在隔天陈时中以「保护国内医疗量能」为由,宣布撤回陆配子女来台政策,引发轩然大波。

当陈时中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说出「自己选的国籍,自己承担」,政治意识已昭然若揭,有如一把锐利刀锋,刺伤天下父母心。

讽刺的是,小明返台受阻,一名台美联姻家庭的7岁女童因为思念爸爸而向指挥中心求助,立刻得到官员允诺,协助美籍爸爸来台重享天伦之乐。当时美国疫情正严重,指挥中心可以配合外交政策,创造「外交泡泡」开门迎接外宾。所谓人道考量,会因为国籍、肤色、官阶而有差别待遇吗?

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中国医药大学附医感染科医师王任贤指出,防疫固然重要,人道考量更应该优先!陈时中以防疫为由罔顾亲情,已经违反国际惯例,更遑论他一番「仇中」的歧视言论,一逮到机会就大肆宣扬政治意识。

陈时中当初以「保护国内医疗量能」为由,拒绝小明们回家,但说到底,2000多位孩子,若及早採取分阶段返台,何以会衝击台湾医疗量能?

王任贤感嘆,当时武汉包机载了多少国人返台,有很多方法可以将小明们送回台湾,与家人团聚,但政府选择不作为,只顾着高举「仇中」大旗,让这些孩子成为疫情下的政治祭品。

迟至2020年7、8月,陈时中才陆续宣布开放「2岁以下」、「2到6岁」、「高中以下具学籍」陆配子女申请入境。

当孩子回到身边的那一刻,父母子女相拥落泪,人伦至情,令人动容。但小明们滞留大陆期间学业中断,有些人面临留级,有些人赶不上开学,甚至有人在年初考完学测,却来不及进行大学申请入学,陈时中在政治思考下做成的决策,对2000多位小明及其家庭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这笔帐,陈时中还得起吗?

#父母 #人道 #陈时中 #政治祭品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