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证券投顾表示,在物价高涨环境中,投资策略建议可靠拢具备通膨转嫁机制、高股利、高债息及商品题材的标的,其中,基础建设与公用事业产业因提供水电瓦斯、运输、能源等生活中必要服务,具备通膨转嫁机制的独特优势。预期史坦普全球基础建设指数2022年、2023年股利水准可望达3.56%、3.95%。

美盛凯利基础建设价值基金经理人尼克.兰利即表示,基础建设产业属于实体资产,多数受到政府监管或是有特许经营权或长期契约所支持,能将通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让基础建设股票在通膨环境中多有不错表现。

DWS表示,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歷经2011年美债降级等股市出现16次明显跌势,若将道琼全球基础建设指数(Dow Jones Brookfield Global Infrastructure Index)与MSCI世界指数作比较,全球基础建设指出在16次下跌中,有13次都比全球股票跌得少,且跌幅平均比全球股票低3.8%,显示基础建设资产在非常时期具有更高的抗跌性。

野村投信表示,联准会(Fed)面对高通膨环境,加大货币政策紧缩力道,同时也影响投资气氛。不过相较于大盘,今年以来基础建设类股表现相对出色,反映基建类股因其业务多为长期性合约,营运面较不受景气波动影响的特性。

此外,各国政府开始计划增加对基础建设的公共投资,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洲各国均展开改善基础建设设施的举措,替相关基建类股带来低檔支撑。

联邦投信同样指出,近年来基建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刺激经济重心,从2021年以来,美国、G7国家及欧盟推出多项全球性基础建设计画,加上大陆的新基建政策,总规模至少超过41.5兆美元,预期基础建设商机未来可期。

#基建股 #转嫁 #美国 #通膨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