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昨天宣布新任副指挥官人选,原本的内政部次长陈宗彦辞职,改由交通部政务次长陈彦伯及经济部政务次长陈正祺接任。包括新的指挥官王必胜也是卫福部次长,一夕之间,指挥中心组织架构全变成「副官」层级,但指挥中心成立目的是由上而下纵向管理、获得最大防疫效益;全都是副官,「阶级平等」,如何叫得动、管得了其他部会,发挥「指挥」功能?

以防疫为优先的指挥中心,原本由内政部次长担任副指挥官,以协助警政在检疫期间管理入境检疫者及确诊者,着重「清零」。昨天公布副手阵容来看,显然指挥中心已决心要与病毒共存,接下来改拚观光、振兴经济;一方面显示边境朝向开放不远了,另一方面也代表指挥中心希望透过跨部会整合,开会更有效率。

不过,从王必胜新官上任指挥官及卫福部次长第一天,便遭新任部长薛瑞元隔空揶揄「小三事件」,可嗅出卫福部内充满烟硝味。毕竟指挥中心一级开设,指挥官应是行政院层级,理应是院长苏贞昌、副院长沈荣津担任指挥官;先前由陈时中担任,已是开先例,这次更由比部长职位更低的次长王必胜接手,恐怕不少人心里不是滋味。

过去2年半指挥中心的防疫政策一向是「我说了算」,其他部会呈案,指挥中心评估疫情风险后,核了才算。在以防疫为优先的前提下,政府之间是由上而下纵向指挥,而非横向沟通。

接下来要改拚观光、拚经济,指挥官若有其他意见或不予核定,另外2个部会可心服?况且来的是一位「次长资歷」只有寥寥数天的资浅官员,真的叫得动其他部会?难保不会出现未来开会,叫不动各部会正首长?甚至开会都派次长或更小的来的景况?

#次长 #指挥 #指挥官 #开会 #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