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能源局为鼓励太阳光电案场设置储能系统,6月28日公布储能系统结合太阳光电发电设备竞标机制及容量分配,目前申请案场的发电容量有4GW左右,以6月尖峰期的用电量39GW来计算,未来可解决十分之一的备载容量。开元佳能董事长蔡宗融看好光储市场的前景,对解决台湾缺电问题更具信心。
目前光储业者最担心的就是投报率的问题,1MW光储的建置成本介于2,500万至4,000万元台币之间,其中电池占储能设备成本中的7成,现在储能自动频率控制(AFC)配备1MW/小时的电池即可,未来长效型储能发电设备需配备至少2.5MW/小时的电池,加上近期原物料飙涨,更徒增成本。
蔡宗融指出,以AFC现阶段完成的39.3MW,因为竞争者少,投报率高,未来容量超过500MW之后,投报率是否能和现在一样?甚至再生能源的投入是否会对AFC造成衝击?都是业者要考量的问题,他预估「愈早投入,会有较高的投报率」,建议有意竞逐的业者儘早投入。
「其次,台湾对光储设备的安全认证及风险评估制度还未建立,导致业者在银行融资及保险方面遇到困难,因为银行无法换算投报率,虽然标检局已经开始建立国内CNS储能标准,但要正式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
对于光储容量现阶段用竞标制度来执行,有业者质疑会劣币驱逐良币,蔡宗融指如果要让储能系统加速推展,建议政府在前置期要以奖励取代竞标的方式;一旦未来成本供需明确,就应遵循趸购费率(FIT)的制度。此外,他认为增建馈线容量是急需台电解决的首要课题。
因应光+储的市场潜力,蔡宗融认为开元佳能已经做到超前部署:一、在AFC方面保守估计今年底可达成的储能目标能为20MW,明年第一季还有20MW可以上线。二、开阳能源原来就有光电的大型案场,未来加入储能系统不成问题,现在考虑的是竞标价格是否符合光储的投资成本。三、开元佳能的储能柜已经通过UL9540的认证规范,目前是全台第一,今年底之前会取得消防认证,可以进一步稳固政府未来推动储能系统的信心。
股东之一的利佳兴业董事长陈俊荣补充,开元佳能不仅提供光储设备,还附加10年的维运保固,提高整体设计的安全系数;光储案场的选址也非常审慎,有助于消防系统的完善;加上7月1日与全球储能巨头Fluence签约策略联盟,在原物料取得及产品技术开发方面都可具有空前的优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