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的陈小姐,10多岁时背部长出2颗突起物,以为是青春痘,因不痛不痒,没特别在意。15年间,突起物愈长愈大,才确诊为蟹足肿,背部隆起像「巨虫」长在肩膀后,除要忍受异样眼光,还会痛痒影响睡眠、生活及工作。歷经基隆长庚医院8小时的手术、放射治疗后,追踪2年,无復发迹象,人生重新恢復美好。
基隆长庚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蔡嘉轩表示,台湾每100个人就有1人可能发生蟹足肿,最常发生的部位在前胸(占48.9%)及背部肩胛处(占26.9%)。蟹足肿大小因人而异,像陈小姐这样严重的个案并不多见。
蔡嘉轩表示,陈小姐来看诊时,背部隆起范围已扩大为20x30x20公分,病灶处有许多凸起的蟹足肿,可能是青春期长青春痘,经常用手去抓,因反覆发炎感染,再加上病患本身有蟹足肿体质,才造成如此严重的结果。
经过基隆长庚医院蟹足肿团队,包含整形外科、皮肤科以及放射肿瘤科的评估后,为陈小姐安排「1次性」手术,成功切除500公克的蟹足肿,并安排术后放射治疗,病人5天后出院返家。目前背部未再长出突起物,终于让陈小姐摆脱这只「巨虫」,重获新生。
蔡嘉轩表示,蟹足肿可选择非手术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式包含使用硅胶片进行压力治疗,或是在病灶处涂抹除疤硅胶软膏,也可直接注射类固醇,每1~2个月注射一次,需注射6~12次。另也可採冷冻治疗,或染料雷射、飞梭雷射治疗,但对大范围的蟹足肿患者,或是肥厚性疤痕增生患者,最建议的治疗方式还是手术切除加上术后放射线治疗,復发率可降低至10~15%。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