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镇4百年古庙中港慈裕宫过去是竹南最热闹的庙口,每年的中元普渡更是盛大祭典之一,中港当地人对普渡有个特殊称呼为「捡桌」,台语意思就是把祭品捡收摆出最丰盛的桌面,以示对好兄弟的敬意,为了重拾过去中港慈裕宫普渡的热闹盛况,当地文创工作者找到老师父,重现昔日「捡桌」席面,将这个全省独有的习俗传承下去。
根据竹南中港当地耆老解释,「捡桌」是台语,蕴意着将祭品好好的整理捡拾起来,将最丰盛的祭品献给眾好兄弟享用。过去中港地区的普渡仪式都是在慈裕宫前广场及八德街举行,当地信眾都会拿出最丰盛的供品,摆设捡成最好看的样式,来展现自己对好兄弟的诚意。
依照中港捡桌普渡习俗,普渡现场还须准备2样物品来伺奉好兄弟,其一是在每张供桌下方须准备脸盆盛水,并备有毛巾,以供好兄弟用餐前清洗脸手,另一个就是要准备纸钱「更衣」,在焚烧冥纸时一併焚化,象徵替好兄弟准备新衣以便更换。
为了重新找回竹南中港捡桌习俗,一批青壮辈的在地文创工作者,发起重现捡桌活动,找来了当年曾经连续3年荣获捡桌比赛冠军萧政德,负责重现当年捡桌席面,以常见的食材装饰组合成各种造型供品,另外,活动并邀请多名苗栗县在地文化推广协会的会员,以纸黏土、纸卷、半毛毡、蜡烛及拼布等素材,来做出仿真捡桌席面,赋予捡桌的现代意涵。
这次捡桌习俗重现活动,从5日起至8月底止,每周三至周日展出,并有专业导览志工在场定时导览,在农历7月18日当天在慈裕宫前广场举行传统捡桌普渡活动,欢迎有兴趣的民眾都可以到场一探传统的捡桌习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