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眾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atricia Pelosi)在8月初访台后,不仅引爆新一波台海危机,中国大陆也随即宣布制裁裴洛西及其直系亲属,以及8项反制美方的举措,美中关系恐陷入新一轮「冷战」。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曾于2020年底宣布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香港等3家大陆电信公司下市,以遵循川普政府于该年11月的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投资具有中共军方背景的陆企。无独有偶,近期中概股又掀起一波退市潮,大型国有企业纷纷离场。如中国人寿于8月12日率先发布公告称申请自愿将美国存托凭证(ADR)从NYSE退市,并撤销该等存托股及其对应H股在证券交易法项下的注册。随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及上海石化等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拟将ADR从NYSE退市,引发全球关注。

所谓「无风不起浪,起浪必有因」,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让全球各国企业跃跃欲试,自不待言。1992年10月9日,华晨汽车在NYSE挂牌上市,成为第一檔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1993年7月15日,上海石化则是第一家同时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陆企,转眼之间,距今已30年。这期间一直有陆企赴美上市,不绝于途,随着大陆经济快速成长,中概股一度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最活跃,意气风发的焦点。奈何如今纷纷下市,仅剩270家左右,总市值也从去年2.8兆美元高峰腰斩至1.4兆美元,实其来有自。

笔者以为,重要原因包括,一、财报造假被迫摘牌退市:2020年4月,瑞幸咖啡被爆出财报造假,跟谁学、金凰珠宝等陆企也接连爆出做假帐;时值美中贸易战之际,自然成为川普政府打击陆企的藉口。紧接着,美证交会(SEC)主席联合同级别4位证券界大老,发表联合声明,拒买中概股,引发中概股暴跌。5月20日,美参议院提案「外国公司问责法」,要求在美上市陆企遵守美国的审计和监理标准,否则禁止其上市。特别是涉及国家敏感行业的金融、军工、大型科技公司等中概股企业,若无法在2023年底之前提交审计底稿,势必要退出美国市场。

二、网路世界「得数据者得天下」,数据安全早已成为国安问题,美中科技战正如火如荼,双方更视数据为「新武器」。据悉,「滴滴出行」在大陆拥有超过3亿的活跃用户,其所持有的高精度地图,和「运满满」、「货车帮」母公司「满帮集团」拥有的交通及物流讯息,极其敏感。一旦这些企业为赴美上市,进而向美方交出在大陆所收集的数据,那就涉及国安问题。北京当局遂于去年7月2日起,陆续对「滴滴出行」、「运满满」、「货车帮」和「BOSS直聘」等4家企业实施网路安全审查,阻其赴美上市。三、美中关系日趋紧张,美方藉机制裁陆企早有案例,如今变本加厉,逼迫大批中概股退市,无非也是意料中事。

据闻,今年3月以来,已经有150多家中概股被纳入预摘牌名单,诸如百度、腾讯音乐、京东、蔚来、哔哩哔哩、拼多多、中国南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等多家知名企业,以及阿里巴巴都在名单之内。那么,中概股退市后何去何从?自美退市后的中概股企业,为筹集资金以维持经营,大部分选择回归港股或A股二次上市。如滴滴出行已于去年12月3日宣布,即日起启动在NYSE的退市程序,同时准备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则于近期宣告要在港交所双重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统计已逾20檔在美下市的中概股完成回港二次上市,反而也有利于陆港资本市场发展,说是因祸得福亦不为过。

#香港 #陆企 #退市 #大陆 #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