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2016年期间,大陆紫光集团总裁赵伟国高调又霸道地准备大举收购硅品、力成、南茂等台湾半导体大厂,甚至扬言买下台积电和联发科,引发科技业大地震,不过相关收购案都被我投审会挡下,紫光最终铩羽而归。
时隔不到五年,大玩高杠杆的紫光爆出庞大的财务黑洞,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紧接而来的是一连串的债务危机,紫光集团终于在2021年7月宣告破产重整,由建广和智路两家具国资背景的资产管理公司组成的智广芯控股公司接管。至于那位把半导体业当成金融业玩的赵伟国,在今年7月下旬遭到大陆有关部门调查。
赵伟国被带走调查,外界原以为是因紫光债务出问题,但随着愈来愈多大陆半导体产业高层陆续遭到调查,甚至主管大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也在7月底因违法违纪落马,为近四年来首位遭到调查的在任部长级官员,中纪委国家监委并在8月8日派遣工作组进驻工信部,外界才惊觉「池子很深」,推测是这几年大陆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和规画上出了大纰漏。
除了肖亚庆和赵伟国,近期遭到调查的半导体业重量级人士,还包括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总经理丁文武、清华紫光前联席总裁刁石京、前中芯国际独董路军、北京紫光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禄媛、大基金的子基金南山鸿泰的管理方代表王文忠,以及华芯投资管理公司(「大基金」的管理人)原总监杜洋、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杨征帆,投资二部原总经理刘洋等。
从最近一个多月大陆半导体圈遭到调查的「豪华阵容」,可以窥见这波「晶片反腐」的蛛丝马迹,核心问题应该是出在「大基金」对大陆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出现严重的贪腐问题。
大陆虽然已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科技领域也超欧赶美,但在科技产业扮演关键角色的半导体领域,却始终维持在低利和低阶的成熟制程,先进制程的技术和设备一直难以突破,无法赶上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第一梯队。
因此,大陆政府决定在2014年成立「大基金」,倾全国之力发展半导体产业。2018年之后中美爆发科技战,更加速大陆投入半导体发展的决心。
「大基金」打着「以市场化手段实施国家战略」,开始大举投资大陆本土的半导体公司,但投资对象的选择却像是黑箱作业,除了政府主官部门和大基金高层,似乎没有人知道哪些公司应该投资、值得投资。
从各家公司事后揭露的公开讯息看,大基金投资的领域,多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记忆体、IC设计,在晶圆制造的先进制程上,收获有限,即使受到大基金特别「关爱」的中芯国际,也始终难以突破14奈米以下的先进制程,颇令大陆官方和舆论失望。
欧美各国现在积极投资盖晶圆厂,但晶圆制造除了资金之外,更需要人才和技术,缺一不可。大陆半导体产业长年来人才缺口巨大,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善。
至于技术的部分,受到美国「卡脖子」,大陆无法取得ASML独家生产的EUV(极紫外光)曝光机,恐怕投入再多资金短期也难改变现状。在可预见的未来,大陆半导体产业想要突破重围,难上加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