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高檔牛肉通常是超市里售价最昂贵的货品之一。即使其变便宜,对减轻民眾负担的作用并不太大。

过去几个月来,运费、原料和劳动等成本增加,让超市里的食物与日常用品价格不断上涨。其中肉类是涨幅最大的商品之一,令民眾只好购买价格较低的次等牛肉部位,或转买像鸡肉等较便宜的肉品。

美国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8.5%,低于6月的年增9.1%,显示通膨压力有缓和,主要是汽油、中古车和机票等价格下跌所带动。但7月生活杂货年增13.1%创1979年来最大年增幅。

虽然研究公司Information Resources资料显示,迄8月7日止四周的肋眼和纽约克等高檔部位价格年跌近10%,牛腩年跌约18%,但价位便宜和需求量高的牛绞肉却年涨约7%。

食品杂货商Mitchell Grocery肉类与海鲜部经理奥特威尔(Carey Otwell)指出,该公司过去12周的牛肉平均售价年跌约13%,因此公司减少销售草饲牛等高价肉品,但民眾持续购买低价肉品,让牛绞肉等价格持续上涨。

迄7日止四周牛肉零售价较去年同期下0.7%。再往前四周的牛肉价年跌1%。虽然7月牛肉零售价是美国去年6月来首次出现月跌,但过去一年半以来美国牛肉零售价仍未出现连续两个月下跌,因为牛肉价格仍维持在歷史高檔水准附近。

#零售价 #牛绞肉 #购买 #通膨 #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