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上月就中概股审计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在尚未彻底解决审计底稿争议的状况下,一些中国企业转而聘请美国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首席审计师。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6日表示,此举无法躲避下市的风险,并警示美国审计机构要谨慎接纳中概股企业为新客户。

综合外电报导,SEC代理总会计师蒙特(Paul Munter)发表声明说,由于担心北京当局不允许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管理委员会(PCAOB)查阅公司审计底稿而遭到下市,一些中概股企业近期开始转用美国或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首席审计师。

蒙特质疑新聘会计师事务所能否履行其职责,因为海外审计师可能缺乏当地知识、业务能力、语言技能或接触公司人员的机会,而难以进行严格的审计工作。

蒙特指出,新的首席审计师应该要能从前任审计公司获得相关审计文件,并寻求一系列讯息,包括发行人管理层的诚信、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层可能存在的分歧,以及之前与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沟通等问题。若未能获得这些资讯,更换审计师「只是用一个坏结果换取另一个坏结果」,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蒙特强调,中概股企业无法简单地透过转用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就能躲避下市的风险。他并警告已答应受聘担任这些中国企业首席审计师的会计师事务所,若不能满足PCAOB调查要求,「可能有违反美国法规的风险」。

蒙特也敦促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应谨慎接受中概股的审计工作,包括事前对其进行全面审查,以确保能够获取所需的全部资讯,防止该公司寻求规避下市风险。

根据中美初步协议,PCAOB人员预计在未来几周前往香港检查审计底稿。蒙特在声明中指出,虽然这项协议是重要一步,但PCAOB能否按照协议的条款获准对中港审计机构进行全面调查,仍有待观察。

#中概股 #计师 #协议 #美国 #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