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眾议院议长裴洛西于8月2日抵台访问,导致中共围台军演的常态化,升高台海地区的紧张情势。裴洛西则公开表示,美国43年前通过《台湾关系法》,当时就许下对台湾的坚定承诺,她访台是要向外界彰显美台团结。

然而以《台湾关系法》的观点,中美台三方关系是相当模糊的。依此法,美国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不承认与中华民国有外交关系,亦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是故在此战略情势中,美中必有一战。按战略的释义,美国无重大的战略利益,何须援台抗中,况且当前美国在台海周边的军事上处于劣势地位,援台抗中势必得付出重大代价,可能得不偿失。

裴洛西离台后,共军突然在台海周遭部署了包括6个舰队的围台军演。从军演的部署可以认知到,共军已取得两大战略优势。其一是部署重点已跨越台湾岛,投入台湾东部海域。按海战部署理论,在指挥舰队不变的原则,部署採用「集中、机动、中央位置」。共军部署的要点不但符合上述原则,更跨越了所谓的「第一岛链」中央位置(台湾岛)。这是刘华清在中共海军司令员任内建立的战略目标,亦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復兴战略目标的第一步」。

另一战略优势在演习的整体部署,不但因位置控制台湾海峡,可连繫台湾岛南北两端,且又因掌控了巴士海峡、宫古海峡,共军可藉舰队机动指向不同方位的敌方舰队,形成局部优势,而各个击灭。

裴洛西访台后,西太平洋地区的情势并无显着变化,接着又有美国议员访台,还有其他国家议员组团来访,但都没有引起国际的重大反应,反而美国与其盟国将军力转向第二岛链,避开了中美直接的军事衝突。此情势的发展如同二战后美国在亚太的地缘战略规画,也就是由斯巴克曼所主张的「边缘地带理论」。

从裴洛西访台事件可了解,一个国家若没有军力支持,是无法掌控战略要地的。目前的现实是第一岛链将由共军掌控,未来第一、二岛链间的海权势将由中美海战决定。由于战争形态的变动,结果尚难预料。航母是否仍是海权执掌的工具,尚未可知,但未来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必将是关键性的武器。

台海中线被陆方抹去后,不久的将来,第一岛链势必由中共掌控,届时蔡政府「倚美抗中」的策略势必落空。诚如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太平洋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唯有消弭战争的可能才是两岸人民之福。(作者为中华战略学会副理事长)

#中美 #一岛链 #美国 #舰队 #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