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研究台湾鱼类多样性的海生馆研究员何宣庆日前透过友人在车城乡四重溪口发现稀有蛇鳗,身型相较常见种类更细长,经图鑑比对,确定为未曾记录的新种,依古地名命名为龟壁湾褐蛇鳗,并完成国际期刊发表。
何宣庆表示,这只蛇鳗是恒春海洋教育讲师杜侑哲在车城四重溪口观察渔民捕捞鳗苗时看到,由于渔民目标是鳗苗,这一类鱼都不要,因此将这特殊物种带回,经过与日本学者通信后,确认为新种。
替新种命名时也曾挣扎一番,最后找到车城古地名龟壁湾,即现今福兴、福安及新街、射寮沿海一带,过去多为原住民居住地区,因此以龟壁湾命名此新种蛇鳗。
何宣庆主要研究鱼类分类及多样性,曾代表海生馆前往极地,为台湾首位造访南、北极的科学家,过去共计发表过数十个世界新鱼种,参与发表或独立研究所发现的台湾新纪录种多达3、400种,为台湾物种10分之1,其中发现的中间副棘茄鱼曾获选为全球10大重要新物种。
除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他也致力推动生态保育,促进国人对台湾生物了解及加深国人的保育观念。何宣庆说,其实台湾生物多样性高,以鳗鱼为例,有记录就超过240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实新种可能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未曾被记录。
长期投入研究感受很深的是,眼看环境变化加剧,鱼越来越少,积极期待给鱼一个新的名字,让牠们有被外界重视的机会,否则很容易就这样消失不见。
何语重心长地说,台湾是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研究鱼类多样性,找寻新种、协助命名,只要保育做好,是一辈子都做不完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