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国人十大死因之首,2019年共新增逾12万人罹癌,推估人数将持续上升。而国内有高达9成2的患者有癌因性疲惫问题,其中2成5已达需要药物治疗的程度,若不妥善处理恐影响预后,甚至导致治疗中断。专家建议患者可摄取低醣、优脂及高蛋白,以减缓不适感受。

台湾肠癌病友协会荣誉理事长王辉明表示,癌症会分泌细胞素,让患者身体消瘦、营养缺失,而化疗、放疗也会产生许多自由基,让人不舒服,这些不适通通称为癌因性疲惫通。

台湾肠癌病友协会理事长蒋锋帆进一步指出,癌因性疲惫通常无法透过睡眠、休息而快速恢復,即使治疗结束后都有可能持续发生。

蒋锋帆说,早在1998年,癌因性疲惫就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患者一开始可能因为疲惫而减少远程活动及步行距离,随着严重度增加,会渐渐没力气进行日常事务,更严重的疲惫可能会连进食、咀嚼的体力都没有,影响营养摄取及癌症治疗。台湾癌症基金会更调查指出,有近3成患者因疲惫影响到进食,导致营养不良,更有超过3分之1的癌症患者治疗中断。

王辉明表示,正确的营养介入对于改善癌因性疲惫有着相当的帮助,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专门为癌症患者量身订制的营养补充品,其中最重要的3大关键就是低醣、优脂、高蛋白。由于癌细胞热量来源主要为醣类中的葡萄糖,且癌症易造成胰岛素阻抗性,导致高血糖,因此建议减少醣类摄取。

另,蛋白质是建构身体肌肉的原料,治疗期间饮食上建议维持高蛋白,治疗结束后则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取,例如鱼油。鱼油中的EPA属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身体对抗发炎反应,减缓癌因性疲惫的不良感受。

蒋锋帆呼吁,许多癌友对癌因性疲惫意识不高,一旦出现无法透过休息改善的疲惫感,就应该提高警觉,除可透过营养摄取,也可藉规律运动来改善,若情况严重,建议透过医师评估是否採药物治疗。

#醣类 #高蛋白 #身体 #疲惫 #蒋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