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乡蔚为潮流,但改造菁桐的林玮扬却是彰化子弟,就读彰师大生物系的他,本该如预期成为生物老师,却在因缘际会下走入社区营造行列,从此爱上菁桐。他用外地人的视角,反能跳脱在地人的盲点,用独特观点将菁桐的故事带给更多人。从事设计工作的他,还需兼顾接案与社造工作,他希望未来社造能朝社会企业模式经营,让社造不仅只能是个志业,也能成为一种职业。
林玮扬表示,他跟很多人一样,当初分数考到哪就念哪,从彰师大生物系毕业的他,虽修完教育学程,却没有像其他同学从事教职,反而靠着过去参与活动累积的设计作品,进入设计行业。
他曾待过知名「疯桌游」公司,后来也开设计公司,到志浩慈善基金会工作后,便热爱上志工服务工作,3年前收到菁桐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程凯生的邀请,从此一脚踏入社区营造的行列。
林玮扬说,菁桐是他的社造起点,其实长者不一定了解他们在做些什么,但透过不断陪伴,听到阿嬷回馈的人生故事,对他来说就是最棒的事情。
来到菁桐3年,会不会有计画深耕下去,林玮扬强调,深耕是一定要的,但他没有想太多什么长远目标,也不期待能做到什么伟大的事情,他不是英雄,这群矿区阿嬷才是主角、才是真正的英雄。
「社造没有经济来源,难以谈永续」林玮扬说,其实很多从事社造的人,都跟他一样还必须兼职其他工作,否则光靠补助,真的很难过活。
他认为,社区应该像很多社会企业一样,也许可以推动微产业或是绿色旅游产品,社区发展协会希望能在菁桐老街开设自己的一间店,阿嬷就是主角,不一定非要卖什么,开间食堂分享厨艺也是个方法。社造的梦想与现实仍有许多人还在拉扯,但林玮扬与伙伴们已一步一脚印持续往前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