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新竹市长参选人林耕仁5日推出第2波青年政策「青年未来三支箭」,聚焦就业创业、居住问题以及多元发展3大面向。民进党新竹市长参选人沈慧虹则发表「135」交通政见,将透过新辟道路、分流车潮,连接新竹县市和竹科生活圈。
继今年9月提出青年公共参与政见后,林耕仁近期举办青年座谈,汇整在地和北漂青年对于竹市的期待,提出「青年未来三支箭」政见。
林耕仁指出,第1支箭是培育在地人才,改进良善环境,厚植创业动能。第2支箭则是银青共居,林耕仁承诺,若当选市长,将争取兴建3千户社会住宅,其中20%作为青年住宅,也订定银青共居、银青换居、包租代管政策,并提出青年首购优贷等,盼降低青年负担。第3支箭则是争取举办各项赛事和艺文表演,鼓励青年在工作之余培养兴趣,不仅为身心减压,更能延续健康生活。
沈慧虹本身有交通专业,她表示,园区有14万从业人口,新竹县市是共同生活圈,也是人均持有车辆数最高的城市,为改善交通,过去市府也打通瓶颈路口、新辟道路、调拨车道等。
沈慧虹认为,交通会影响民眾日常生活,同理心是推动交通政策的关键,因此,更要照顾到不同族群,也让道路更加安全、顺畅。
沈慧虹也提出「135」交通政见,未来包括打通外环道路最后一个断点,客雅大道向东延伸,让香山直通东区,也将新辟台1线替代道路、跨头前溪道路及高铁桥下联络道三期等3座跨县市桥梁,并推动五杨高架延伸到头份,开通后台北到新竹只需45分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