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界质疑首次会议迟未召开是否与政治考量有关,邓振中不这么认为。他表示,应是美方仍在作业程序,需要更周全的准备,像是多徵询一些意见等,「不认为美方会改变主意,因双方有一致目标」。

又美方迟未敲定首次会议,是否与印太经济框架(IPEF)首次部长级会议甫开完有关?邓振中说,台美贸易倡议议题跟IPEF有很多重复,人力也会高度重迭,美国一边要处理IPEF,一边要处理台湾谈判,工作量很大,或许也是首次会议迟未召开的原因。

不过邓振中强调,现在双方就是在处理谈判作业的过程,还算不上延误,台湾可能因准备多年效率比较好,美方则需要时间,日期尚未拍板,仍希望快一点,毕竟再拖下去也不行。

至于能否如预期在年底先签BTA?邓振中说,当首次会议尽快召开后,就可讨论下一次开会时间,议题上很多立场都一致,相信开会后很快有结果,还是以年底签BTA为目标。知情官员也表示,只要开始开会,「很多事都是可以加速」。

针对11项议题有无要新增,邓振中指出,还是先以11项议题为主,之后要加再说。据悉,贸易便捷化、中小企业、反贪污和良好法规实务等四项将优先谈判,至于外界关心的数位贸易,纳入第一阶段机会不高。

谈及未加入IPEF对台湾的影响,邓振中说,该架构跟台美贸易倡议相似处很多,但也有不同处,台湾只处理和台美贸易部分,其他方面并没有参加,还是希望争取参与IPEF,惟就算不能参与,共同的价值仍会遵守。

知情官员也表示,IPEF有点类似公共财概念,各项标准都会是一致的,约有8成规范通用,就算台湾不参加也会遵守,但加入后对台湾还是好事,战略上一定要争取,才能约束东南亚国家对台湾有同一套标准,确保在执行上不会有差别待遇。IPEF的「四大支柱」包含贸易、供应链、洁净能源及反贪腐谈判。

#处理 #谈判 #邓振中 #美方 #B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