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环保局获环保署补助建置空气品质感测器「空气盒子」,可即时监测温度、溼度及PM2.5悬浮粒子浓度,优先选于工业区、民眾检举热区建置,可吓阻违规行为,今年总计辅助告发29件次,裁罚金额高达695万元。另有市议员建议,若能设置于社区内也可达到防止民眾随意烧垃圾的状况,环保局目前选于风禾公园试办,预计年底前可完工。
近年环保意识抬头,空气污染问题受到重视,但空污稽查搜证不易,为此桃园市环保局于2017年起获环保署补助,开始于市内工业区、空污检举热点大规模布建空气品质感测器,搜集环境感测数据,一旦接获民眾陈情,便能即时调出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快速确认污染源后,辅助告发并尽速将业者移送法办。
环保局表示,监测部分目前市府及环保署共设置14个监测设备,平均每区皆有监测站,而针对工业区则布建1000组空气品质感测器,以中坜工业区200组为最多,今年1月起至9月30日已运用感测器共告发29件次,裁处金额高达695万元,吓阻空气污染相当有成效。
环保局指出,位于观音环保科技园区所架设的感测器,今年4月20日至25日间发现有异常,市府结合该区间风速、风向资料及民眾陈情内容,推测位于观音环保科技园区的某公司为可疑污染源,4月26日派员稽查,发现该公司为电力设备及配备制造业,现场查核发现该厂未领有市府核发的操作许可证及试车许可证,却径自操作该制程,依违反空气污染防制法第24条规定告发业者,并命停工及裁罚60万元。
市议员简智翔认为,空气品质感测器既然设置在工业区可对工厂起到吓阻作用,若进一步设置于社区也可防止民眾随意焚烧垃圾,制造空污。对此环保局回应,空气品质感测器设置目标为即时搜集环境数据、快速溯源找出污染源,建置至今功效良好,但维护费用较高,因此优先设置工业区等检举热点,不过目前在非工业区已选择风禾公园将做试办,现在正在施工中,预计年底前可完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