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庠科技发明奖」鼓励创新发明及产学交流合作,让科研成果能落实于应用,由国科会谢水龙参事(右三)颁奖予5名得奖人。
「有庠科技发明奖」鼓励创新发明及产学交流合作,让科研成果能落实于应用,由国科会谢水龙参事(右三)颁奖予5名得奖人。

财团法人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所创立的「有庠科技奖」,举办至今已满20届,在长期深耕与推广之下,基金会表扬许多创新研究及杰出人才,丰硕的成果获得各界诸多肯定,已成为台湾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年度盛事,每年申请者眾多,竞争十分激烈。

为了纪念远东集团创办人徐有庠先生,2001年12月在各方支持下正式成立财团法人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设立初衷为鼓励「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与人才奖励,于2002年设立的「有庠科技奖」,现已累计颁发441个奖项,总奖金逾新台币1亿8千万元。

「父亲当年勇于创新,才有今日的远东集团。」董事长徐旭东在基金会二十周年颁奖典礼上有感而发地表示,因为有庠先生坚持创新,远东集团才能歷经70多年发展,达到现今全球化的规模与成就,从纺织事业开始,逐步成为横跨化纤、水泥、零售、金融、电信、运输、医疗、教育等涵盖各项民生的多元化集团。

徐旭东于典礼致词时提到「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未来,有庠科技奖是一个启发点。」有庠科技奖主要有三大奖项,分别为「有庠科技讲座」表扬长期致力于科技研究与科学教育的标竿学者;「有庠科技论文奖」甄选出当年度学术界所发表的顶尖科技论文;「有庠科技发明奖」鼓励科技专利发明及产学交流合作。本届竞争激烈,从近300件的申请案中评选出29位卓越科学家获奖,获奖难度极高。

为能公正选拔出得奖人选,评审委员会邀集国内百位顶尖学者担任评审工作,歷时半年及三阶段审查工作,才选出今年的得奖者。由于评审过程严谨且客观公正,有庠科技奖深受国内学界肯定,成为台湾最重要的科技奖项之一。「有庠科技奖」每届得奖人皆为凤毛麟角之选,而得奖者不仅在各自的科研专业发光发热,更对台湾的科学发展具有卓越贡献。

「有庠科技奖」奖励范围着重关键新兴科技,聚焦在「奈米科技」、「资通讯科技」、「光电科技」、「生技医药」、「绿色科技」及「人工智慧」等六大领域,希望鼓励长期投身研究工作的学者,表扬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教学贡献,让基础科学研究能得到社会各界关注与肯定,吸引更多人才与资源投入科研。

分子免疫权威新发现 重大疾病露治癒曙光

本届奖项的最高荣誉「有庠科技讲座」颁发给5位杰出的研究者,分别是奈米科技领域的清大化工系讲座教授吕世源、资通讯科技领域的台大电机系特聘教授张耀文、光电科技领域的阳明交大光电系讲座教授郭浩中、生技医药领域的国卫院免疫医学中心特聘研究员谭泽华,及绿色科技领域的清大分析与环境科学所讲座教授董瑞安等5人,每名得奖者获颁奖金100万元。

其中,生技医药领域获奖人谭泽华是分子免疫学的国际级权威,他所发现的免疫调控机制,因为对癌症、发炎等致病过程具突破性的发现,让许多困难疾病展露治癒的曙光。谭泽华不仅乐于研究工作,也积极将这份热忱传承给年轻一代,十多位实验室学生一同到场祝贺,分享老师的荣耀时刻。

气候变迁问题日益严重,能源及环境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像是奈米科技领域获奖人吕世源,他所主持的「奈米材料与奈米结构实验室」,开发出效率更高的储能技术,大幅减少能源的损耗。绿色科技领域获奖人董瑞安,开发新技术以提升污染物降解效率,降低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近年则投入在水处理、能源循环技术的相关研究。

数位创新、数位医疗未来大趋势

远东集团董事长徐旭东认为 : 「科技创新须结合数位转型,才能带领社会走向更有前景的未来。」「科技发展越来越快速,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科技的最新趋势,例如元宇宙的发展等,并思考台湾如何在未来技术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颁奖典礼的专题演讲中,国家生技医疗产业策进会副会长杨泮池强调 : 「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加速了智慧医疗与远距医疗的发展,数位医疗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徐旭东认为 : 「基金会将持续思考,如何不断提升台湾科技力,六大领域要更聚焦,并且推动新的科技议题,促进产学合作,让科学研究成果与产业需求连结更加紧密。」迈入第21年的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将持续表彰卓越科技人才,进而为台湾提升竞争力。

#徐旭东 #奖项 #得奖 #基金会 #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