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选情十分激烈,新竹市民期待新的光荣典范,选出能让城市翻转的好人选。民眾党新竹市长候选人高虹安认为,新竹市是高科技产业聚落,过去被称为「科技之都」,但是数位治理的概念却不普及,可以加入更多的科技元素进去,让科技来替市民服务。民眾党新竹市议员李国璋认为,相较于轻轨,智轨有更多优点。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则在竹市文化、教育、活化旧城区等给出丰富建议。
高虹安已提出智慧城市的市政愿景,未来将开发「新竹通APP」成为新竹市政府数位服务单一入口,增加公共缴费项目以及公有场所使用行动支付的范围,提升行动支付的覆盖率,并利用影像辨识技术作交通流量分析以及侦测交通事故,导入智慧化停车管理系统,透过分析这些数据拟订合适的交通政策。
高虹安也说,竹市未来要擘画为名符其实的科技都市,会是1个大型的新创实验场域,也会规画自驾巴士实证场域,以及争取成立台湾第2个自驾车封闭测试场地,增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奖励补贴,协寻创投资金,实质帮助新创初期运作,让好的点子可以在新竹萌芽,在新竹得到验证,在世界发光。
此外,高虹安也认为教育也应该要数位升级,打造未来智慧教室,装设大尺寸触控屏幕,搭配「生生有平板」政策,让学习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可以在快乐中学习,老师可以透过后台系统,掌握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
近年来智轨取代轻轨蔚为趋势,李国璋指出,新竹轻轨喊了30年,始终无法顺利兴建,但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自驾车为导向的大眾运输工具很适合像新竹这种中型都市。他认为,相较于轻轨,智轨造价低廉、工期更短、施工变数较少等优点,使人对智轨的可能性有更多想像与期待。不过,在地狭人稠的台湾,路权之争议,肯定会是需优先解决的课题。
新竹所得高但国中小学生拥书最低,郑正钤指出,新竹人热爱阅读,每年平均借阅册数是非六都县市第一,但国中小学生平均拥书数却全国垫底,形成极大反差。他认为,除了增加购书预算与数量外,也应协助学校增加阅读空间以及补助增购藏书。
由于竹科位于新竹,家长普遍重视学生科学素养,郑正钤说,若要「活化」学生科研教育力,就必须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意愿,可透过产官学研的合作,办理各种不同类型的研习活动或训练营,或举办科学竞赛,训练学生的创意与团队能力。
至于在活化旧城区方面,郑正钤认为,首先要扩大市民参与,让歷史设施与社区间产生新连结,也要让重现文化资产完整故事,修復后,也要结合产业观光或科技创新,策办艺术文化活动,提供在地艺文工作者展演机会。同时引入民间力量,专业经营管理,让活化再生的歷史文化资产,成为城市新亮点。
对于以智轨取代轻轨、活化火车站前后站区、深化图藏书文化力,改变竹市图藏书全国倒数「第2名」之恶名,及植化学生教育活力,培养科技展与科学展,「如桃竹县市合作文文杯」活化学生科研教育力、再造将军村观光力,形塑歷史文化聚落及美食专区,能做到才是能让新竹市翻转的最佳人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