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营运极大化财务绩效,这段期间人为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市场经济与全球气候议题关连密切并非偶然。企业要负最大的责任,人人有责,责任不同是气候管理的大原则。现在我们讲到碳价、碳权,假使温室气体排放是不好的,怎么会有权利,甚至还有价钱可以卖,这在温室气体管理上很有争议。
看不到、摸不到的气候到底是甚么?气候被视为全球必须共享的资源,就像水跟空气。气候问题1980年代就上了国际舞台,但各国直到2020年步伐才比较一致,巴黎协定提出全球平均气温升幅限制在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度,致力于将温升保持在不超过1.5度。要达到全球平均增温不超过1.5度,全球须于本世纪后半达成净零,可以说是非常艰鉅的挑战。工业革命以来已累积约1兆2,000亿公吨的温室气体,因此只做净零是不够的,下一步须做到负碳处理。
因应全球气候危机的挑战,企业应评估并实施三种策略:减缓、调适及加值。减缓策略想办法将温室气体变少,包括净零、负碳;调适策略是企业评估未来气候对营运的影响,全方位调整策略、强化气候韧性,适应其影响;加值策略是指企业开发新营运模式、产品及服务迎接新商机,如:绿色创新企业、电气化运输、生产程序╱供应链调整等。政策法规如同双面刃,可能加速/阻碍气候策略的执行形式与范畴。政府应盘点法规,审视是否阻碍净零推动,接着可从税赋抵减(经济诱因)、制订行业层级管制法规标准、投入相关资源三大面向着手协助推动净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