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费用是学校预算中比例最高的部分,而过高的人事经费必然会压缩其他软硬体设备的投资,看看各地方40年以上老旧校舍的危楼占比就知道教育经费的局促。依据学者研究,台湾公立中小学教育预算,扣除人事和经常门支出后,剩余可供弹性运用的教育经费已不足一成,难怪常见有钱盖校舍,没钱修门窗的奇怪现象。少子化之后,偏乡小校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城乡差距也更加扩大。
以政府部门总预算收入来看,不可能仅靠增加预算来解决现今学校经费问题。较具体可行的是,透过学校整併或採混龄编班,让师生比达到合理的标准,减少人事费用占比,增加学校图书设备、校舍的投资及维护经费,藉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设施。
公立学校整併涉及事务虽多,但首要解决的是,整併后学童上下学交通的问题。若能提供免费的接送,将有助于同一乡镇区内小校的合併,让教育经费更有效运用,提升各校的教学环境及教学品质,减少城乡差距和学生外流。甚至打造办学特色后,吸引学生回流而促进城乡社区均衡发展。
至于整併后的校舍余裕空间,也可提供老龄化后社会福利需求的运用等;多出的教师人力,可透过奖励或补助机制安排转任其他学校或其他县市职缺,减少代理教师的比例。
总之,纠结候选人学歷问题争论,远不如将议题转化到如何提升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品质来得务实重要。(作者为康轩文教集团董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