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统计局31日公布,在疫情升温、供需两弱情况下,10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较9月下降0.9至49.2,逊于市场预期,且再度跌到收缩区间。专家分析,全球经济低迷、原材料成本压力,以及短期多点出现疫情等干扰因素是大陆制造业面临的逆风,年底前PMI难好转,不排除中国人民银行年内再降准提振经济。
此外,统计局公布,10月非制造业PMI为48.7,低于预期,较上月大幅下降1.9,跌至景气分水岭下方。当月综合PMI产出指数49,比上月下降1.9,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放缓。
大陆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0月受大陆疫情多点散发等影响,PMI回落,经济恢復发展基础需进一步稳固。高耗能行业PMI为48.8,低于上月1.8,降至收缩区间,是制造业景气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项指数看,生产指数较9月下降1.9至49.6,新订单指数下降1.7至48.1,显示制造业生产回落、市场需求续减。从业人员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0.7,显示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降低。
但价格指数连续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3.3和48.7,较上月分别高出2和1.6,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原材料採购价格总体水平较上月继续上涨。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表示,房市继续处于低迷状态,房地产投资、涉房消费下滑,对制造业乃至服务业PMI指数形成一定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省会及大型城市疫情波动更为明显,对制造业生产经营和市场需求影响较大。稳增长政策还有发挥空间。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出口有很大机率继续承压,大陆工业企业处于去库存阶段,房地产投资增速难言反转的背景下,预计11、12月制造业PMI大幅上升机率低。
郑后成认为,在此基础上,考虑工业企业盈利增速承压,以及宏观政策「以我为主」,预计货币政策力度将维持「稳中偏松」主基调,不排除年内降准可能。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全球需求前景趋缓、原材料投入成本压力,以及短期多点出现疫情等干扰因素是大陆制造业面临的逆风,经济復甦基础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助企纾困、保供稳价、扩内需政策需要继续保持积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