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注意保单条款手术定义范围:应涵盖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必要手术,而非局限特定列举的手术,以免发生自费手术项目不符给付条款的情形。四则可定期检视保单、动态补足保障缺口:如:保障期间、给付项目或是额度等。
无论是否如学界估测,健保财务愈来愈吃紧,才会鼓励民眾应加购商业保险,官方如果已知问题的严重性、却又不明说,民眾的医疗保障面临更大风险;官方这般说法,警觉的民眾确实在有能力情况下,加快行动。健保署近日即公布,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有效契约,民国84年健保开办时每人平均0.4件,目前已增加至3.46件。
在医疗类的商业保险之外,社会上还有一大类族群的基本保险也需要强化提醒,即「『准』职场新鲜人」的官办强制保险,如劳保、健保。财金智慧教育推广协会今年调查高中职及大学院校学生,包括打工、实习等初入职场的青年,对于薪资组成、资方给付比例等常识十分薄弱,近7成(66%)青年不清楚薪水需被扣除哪些项目,例如综合所得税、劳保、健保等;亦有近7成(68%)受访青年不清楚劳工退休金由谁提拨,其中甚至有8%以为完全由个人提供,恐隐含其职场上的不公对待。
在健保方面,财金智慧教育推广协会进行的《2022全台青年财金素养调查》中,问到「年轻人一般是透过父母的加保,而享有全民健康保险的保障」,并提出四个情境让受访青年回答,竟有5.21%回答「年轻人很健康,不需要全民健保」,也有11.77%错误回答「只要还没结婚,不论几岁都会受到保障」、23.44%错误回答「只要还住在父母家,不论几岁都会受到保障」,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民眾对保险保障的认知仍有实际存在的缺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