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山大学水中救生课程今年课程结训,共有8名学生通过教育部体育署救生员检定考试,成为具有执照的国家级合格救生员。该检定考重视体力及决策判断力,可为救生领域投入新血,校方也藉此大幅提升水域活动安全能量。

中山水中救生课程採54小时、2学分设计,除基本救命术及海浪救生训练,每堂课必须要在西子湾海域完成至少1600公尺的救生4式,以及救生概念、水中自救及救溺所需的救生游法、接近法、防卫法、解脱法、起岸法。

体育署检定除学科考试外,尚需通过200公尺救生4式、3分钟踩水、20公尺潜泳、25公尺拖带假人、模拟救溺、抛绳救援、长背板救援、心肺復甦术(含体外自动心臟电击去颤器操作)及异物哽塞救援等术科测验。

中山大学西湾学院运动与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罗凯旸表示,考试过程中不但要求时限内完成且动作需标准,许多救援工作的程序更是丝毫不能错误,这些限制加深了检定的难度。

此外,检定密集进行,过程中需要体力、精神力与专注力,才能顺利通过一连串的测验。救生员的培训强调的是领导力与决策力,在危急的时候方能做出正确判断,执行最佳救援。

新晋救生员陈奎宏表示,希望将来能利用所学,在安全的情况下施以援助,传递所学知识给认识的人,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对救援团队心存感恩。

中山大学水中救生课程提供攻顶联盟伙伴高雄医学大学学生选修,2校学生无须额外付费,另开放中山大学推广教育课程学分班民眾随班附读,水中救生课程学员取得结训证书后,通过教育部体育署检定即可获得资格。

#中山大学 #水中救生 #救生 #通过 #救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