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市场景气疲软,勤业眾信(Deloitte,陆港称德勤)最新报告预估,香港全年新股集资额年减7成至港币1,020亿元,创十年低位,上市件数则跌15%至82件,全球排名第四位。由于近期大陆防疫政策松绑、美国升息步伐放缓及外资带动,港股明年集资额上看港币2,300亿元。

香港经济日报14日引述勤业眾信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香港上市主管合伙人吕志宏指出,今年香港新股市场气氛仍疲弱,过期申请年增1.1倍至63家,全年申请年减4成至177件,且46%上市新股以下限定价发售,仅6%为上限定价,首挂回报整体从15.2%转至-0.4%。

据统计,港股全年前五大集资额年减61%至港币550亿元,受中国中免带动,消费股排名第三,其余新股主要以科技、传媒及电讯和医疗行业为主。勤业眾信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因港股与排名第三位的韩国仍有差距,今年能否挤进前三市场,需视最后两周港股市场情况。

陆股方面,2022年全年新股年减16%至413家,融资额则年增8%至人民币(下同)5,372亿元,其中,科创板、创业板共占集资额逾74%,预估2023年总融资额将达6,200亿~6,900亿元,上市件数约430~510件。

分市场来看,2023年A股科创板将有120~140檔新股,集资额约3,050亿~3,400亿元,创业板159~170檔,集资额约1,850亿~2,100亿元,主板约60~80檔,集资约1,100亿~1,250亿元。

欧振兴指出,本次报告并未包括SPAC,预估在没有收购目标下,SPAC将清算及退市,预计明年申请为个位数。因市值要求或有改变,市场反应难料,故对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持观望态度。以当年18A上市规则新推出时推算,预计仅少于5家可望在推出制度后上市,建议港股可藉由科技提升透明度并进一步优化。

#创业板 #港股 #科创板 #港币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