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门乡青叶社区去年底透过青年参与,以传统工法修復部落入口处的相思林步道,施工期间耆老从旁提点,从兽径辨识、水源找寻,还有许多世代传承的山林智慧,都藉由这次施作一一传授,如今步道完工,社区期待导入生态旅游,带动地方观光产业。
青叶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巴俊杰表示,部落以「鲁凯神话艺术村」闻名全国,一直都是以传统文化带动社区产业为核心,此次藉由与在地艺术家合作,从艺术、母语传承、传统山林智慧及生态环境教育等角度切入,不单单仅是修復步道,也是1堂扎实的文化课程。
主责修復的在地艺术家翁俊雄谈到,这条全长200公尺的山径是部落通往农事场域的传统道路,更是80年前从雾台迁村的必经要道,与族人有着深厚感情;有感于步道年久失修,加上进入部落主要道路车多危险,于是启动此次修復工作。
当地路径狭小、不适合重机具施作,意外给了部落用传统工法重现契机,青叶国小一年级翁浩宇在整个修復过程也参与其中,指着枯叶旁的泥脚印,他说,这是山羌脚印,也是野生动物走的兽径;看到眼前九芎,则说明是结婚用的木料,沿途植物、动物,彷佛山林好友般一一细数。
翁俊雄说,在修復过程即规画让步道成为青叶国小户外教学基地,因此会看到许多中文和母语并存的植物牌,让学生透过步道走读学习,认识植物与环境关系;加上这里其实有许多动物会出现,尤其夜间更是热闹,适合进行夜间生态观察。
他也顺势跟学生说,修復步道使用的防水木桩会特地选用倾倒已久的相思木,而且必须挑白蚁蛀过,留下部分会更显坚硬。另外,看到步道上枯木,很多人第1个念头就是砍掉,但仔细观察周遭会发现,原来树木还活着,且保护周边环境,若顺手去除,可能造成土石坍方,这些在在都是老人家的智慧。
步道修復完成,成了当地族人怀旧与运动首选,巴俊杰说,未来可望导入生态导览,为地方带来观光收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