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3日公布外匯存底统计,今年元月月增22.11亿美元,余额来到5,571.43亿美元,连续四个月走升,余额续创歷史新高。台湾外匯存底现为全球第四位,排名次于中国大陆的3兆1,277亿美元、日本1兆1,039亿美元、瑞士8,499亿美元。
央行外匯局局长蔡烱民表示,2023年1月外匯存底增加原因,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资运用收益,及欧元等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以该等货币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后金额增加。统计当月国际货币兑美元匯率,加币上涨1.04%、欧元升值1.75%、日圆升1.85%、星币升值2.34%、英镑上涨2.46%、人民币大涨3.18%、澳币劲扬3.87%,美元指数则下跌1.38%。
另外,央行统计外匯存底的组成,2023年1月底,外资持有国内股票及债券按当日市价计算,连同其新台币存款余额共5,517亿美元,约当外匯存底99%,相较2022年12月底的4,596亿美元,约当外匯存底83%,大举增加,主要是外资匯入及持股部位的市值增加。
中央银行数据显示,扣除盈余匯出部分,外资1月的净匯入规模达60亿美元,接近外资买超逾台股2,007.49亿元的数字。央行官员指出,观察此波外资匯入,主要还是进入股市,资金有进有出,但也提醒美国经济及企业的获利不确定因素仍高,利多、利空参半。
官员进一步说明,外资余额折计数约当外匯存底,数值变动的主要因素来自股市的涨跌,长期以来变动来看,当台股下跌时,数值就会降低,甚至落到100%之下;股市在上涨阶段,数值高过100%是正常的现象。台股去年自高点回落,进入1月后随美股上扬,整月劲扬1,127点,近期回到接近100%的数值。
至于各国外匯存底比较,中国大陆统计至12月底,为3兆1,277亿美元、月增102亿美元,日本为1兆1,039亿美元、月减13亿美元,瑞士8,499亿美元、月增170亿美元,沙乌地阿拉伯4,349亿美元、月减125亿美元,香港4,041亿美元、月减30亿美元,新加坡2,793亿美元、月减20亿美元。
南韩公布至1月底为4,056亿美元、月增66亿美元,印度累计至1月20日为5,064亿美元、月增82亿美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