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红利消退、景气急转直下,迫使货柜三雄今年1月营收倒退两年。展望今年挑战更大,除了通膨、升息、存货、战争等因素罩顶,还有运力供给成长8.2%、需求成长下修至1.4%,差距拉大至6.8%,达近年高峰。
长荣、阳明前董座谢志坚说,接下来就看船公司如何控舱,减轻供过于求、运价下杀的压力,等待货量回升,海运业考验才要开始!
业界普遍预估,第一季筑底,大陆节后復工要到3月,接着第二季全球经济可望渐有起色,下半年若俄乌战争告一段落、消费大国CPI降至2~3%,消费再起、货量渐增,第四季货量甚至有机会多于去年同期。
对照货柜三雄营运表现,长荣1月营收262.42亿元、年减53.83%,为2021年1月来新低。
阳明1月营收127.18亿元、年减64.27%,为2020年8月以来新低;万海1月营收94.96亿元、年减70.79%,为2020年12月来新低。
前两年疫情红利造就海运业百年一遇荣景,全球货柜船公司赚到创纪录获利,繁荣过后却出现代价高的后遗症,随着欧美需求疲弱,带动海运价量大减,之前船公司大量租船造船买船、租柜造柜等,拉高营运成本,一旦营收没跟上,势将危及获利。
据德鲁里报告,去年全球货柜成长2%、达5,000万TEU以上,随供应链逐渐正常化,已导致约500万TEU过剩货柜堆积在世界各地码头及仓库,预计今年将减缩3%,货柜存储成本将加重营运负担。
谢志坚表示,已知许多船公司开始延期交新船,以减速增船及閒置船舶等,控舱支撑运价。
阳明表示,儘管IMF调升今年全球经济成长率至2.9%;然俄乌战争、物价飙涨、利率升高及需求疲软等重大不确定因素持续,加上近两年船公司新造船陆续交付、新环保法规今年生效,整体营运环境变数仍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