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元旦「陈夏生中国编结艺术展」在台北歷史博物馆盛大举行,这个展览也是中国结能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展览,陈夏生说,展览从元旦一直展到农历新年,当时她把所有台湾教过的学生和中国结推广中心朋友邀请过来,连前总统严家淦也到场,随着媒体的热烈报导和各界名人的参与推广,编绾绳结遂在台湾社会蔚然成风。
当时中华妇女兰艺社盛行,各国的使节夫人也都是社团成员,每年元宵节在华的阁员夫人都会来台,陈夏生藉此教导她们中国结技艺,也让原本几近失传的传统绳结文化,终于重新兴盛起来。
陈夏生说,当时的那场展览,还与画家李梅树的画作、许多使节夫人的作品一起展出,各界名人都到场,透过媒体报导,中国结一下子就崛起。
她指出,当时邀请了画家张大千,但因为他身体不好无法参展,送来了一幅侍女图,陈夏生把画裱好并在挂轴上挂上中国结,能防止风吹,也让大家看见中国结与画作另类的结合。隔年张大千过世了,这张侍女图成为他最后一张侍女画作,现在相当珍贵。
陈夏生说,当时的省长李登辉,也希望她在台湾省办个巡迴展,后来她完成了巡迴展,1984年甚至举办「东亚三国结艺展」,台湾与日本、韩国轮流办展,这也促使她要不断变化绳结的风格,总共办了8次展,尔后,她也曾在美国纽约、达拉斯,德国法兰克福等国家,将中国结发扬光大。
陈夏生透过不断的创新,让世界看到中国结也能有不同的风貌,除了结绳主题的创新,材质创新也很重要,中国结不再只是使用棉线,她还发挥创意使用起铜线、金属等丝线来编织。
陈夏生说,中国结是使用一根绳子,透过不断的编织和打结,创造出不同的编绾,为了开拓中国结,她知道唯有创新,加入现代的元素,才能将这项传统的结艺带向崭新的道路,让更多人看见中国结的不一样。
中国结在过去被广泛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而中国结之所以会失传,是因为缝纫技术的出现,渐渐的被取代,但陈夏生透过艺术的展现,让大家看到中国结之美,让中国结有了崭新风貌。
陈夏生拥有来自各国的学生,至今仍然会写信给她,不管是分享生活点滴或是请教中国结技艺,她都把中国结的文化发扬到世界。陈夏生说,很多学生是外国人,她虽然没办法记得每个人的名字,但很开心可以教他们编结。陈夏生在绳结文化的努力,从只会打2个结,到不断创新,终让中国结获得重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