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电董事长曾文生提出,未来3年供应压力大。商总荣誉理事长赖正镒9日表示,发电量和电网韧性必须双轨并行,而非偏重单方面,才能解决台湾缺电的危机。基隆反对台电填海造陆盖四接接收站的「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四接不应成为解决北东电网缺口的唯一选择。
针对赖清德总统的核能是选择题说,科技业高管私下透露,并非坚持非核电不可,而是核电成本较低且已随技术进步更加安全,如果有其他多元、便宜、稳定的低碳、不排碳的电力选择,业者乐见其成。
赖正镒表示,备转容量常常低于10%,供电吃紧,这是危险的事情,尤其这几年全球发展AI和电动汽车,用电量快速攀升,增加了缺电危机。
他建议,政府应该重新检讨能源结构,将核电占比提高到20%、绿能20%、天然气40%、燃煤则降至20%以下,主要是天然气与燃煤都会产生碳,并不利于未来朝向净零碳排;另外,就发电成本来说,绿能还是偏贵。
目前发电成本还高于售电成本,尤其绿能发电成本更高,台电卖1度电就亏1度电,很快就会面临倒闭,因此核二、核三停止营运的机组,从经济角度来说,应该要重启,不宜「政治」凌驾「经济」;同时核四也可以考虑引用新技术,提升安全性外,再2到3年后加入供电的行列。
赖正镒强调,改善发电量、提升电网韧性并重,而不是单方面电网改善。
「守护外木山行动小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台电应落实赖清德的「深度节能」政见,引进先进地热技术,在北东地区适当地点设置地热电厂供电,四接不应成为解决北东电网缺口的唯一选择。
王醒之指出,协和电厂第3、4号燃油机组应于今年12月如期除役,反对假借「备用」之名,拖延拆厂时程,要尽早终结基隆人过去承受北部、深澳及协和3座火力电厂百年空污之苦。原址应直接转型「再生能源+储能电厂」,取代每年排碳623万公吨的火力电厂,除宣示政府「减碳」决心并预防「碳锁定」效应阻碍我国迈向净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