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费草案出炉,一般碳费每公吨300元,优惠A、B案各为每公吨50、100元,2026年起开始徵收,相较科技大厂多表示,已做好相对应的准备,碳排强度较高的钢铁、石化等产业却首当其衝,业者直言,这根本是逼产业出走。

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将在10月17日举行法说会,目前已进入缄默期,但在9月初曾回覆,公司积极厚植绿色管理,将持续依净零路径积极执行各项温室气体减量作为,强调碳费「预计不会对财务造成影响」,会将比例控制在小于营收1%内。

联电表示,碳费的徵收是符合国际碳定价趋势的做法,新增缴费项目对企业营运会带来一定的负担,以每公吨碳费300元、2023年台湾地区各厂一年排碳量总和约150万公吨估算,年缴碳费低于5亿元,对营业费用影响甚微。

反观石化业处境已不佳,再课碳费,如同雪上加霜。石化公会表示,台湾石化业正面临三大难题,首先大陆等地石化厂产能快速攀升,竞争白热化,其次,进口的石化原料关税低,有助海外业者抢食台湾巿场,但本土石化业者出口却需负担6.5%以上关税,且在国内无法扩大产能,如今政府要课徵高额碳费,根本是逼石化业出走。

石化公会指出,虽然国际间已有许多国家推动碳费、碳税制度,但其实多搭配鼓励措施,如新加坡及欧盟部分国家只要业者愿意努力减碳,实际上并不会被课到碳税或碳费。

对于审议会通过优惠费率,但需要达到一定指标,石化公会表示,这部分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跟上并达标,亟需经济部产发署协助。

中钢则回应,以公司2025年减碳目标以及採优惠费率进行估算,每年应缴碳费预计落在2亿元至4亿元,对营运仍有相当的负担,将持续研发及导入先进低碳生产技术,朝争取最优惠的费率努力。

#负担 #每公吨 #碳费 #中钢 #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