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节的主视觉设计曝光后,引发各界热切讨论,负评力道之大,加上不少设计业者抨击嘲弄,引发立法院长韩国瑜亲上火线说明。其中立法委员许智杰讽刺韩国瑜「美学要再加油」,堪称概括总结了相关负面看法。只是许智杰根本不知道,如果从美学以及艺术角度来看,今年国庆主视觉设计反而是最成功的一次艺术创作。

一般人对设计的看法,大抵上不脱整齐、悦目、对称、甜美之类的标准,但这些标准都属于单纯的美感(sense of beauty),美学研究称这些标准为「平均美」。

设计也源于艺术,而艺术的审美起源与目的都指向「创造性想像」,愈能激发多样性的诠释与看法,反而是愈成功的艺术。从美学视角来看,艺术另一深层内涵与价值是要追求「独特美」与「个性美」,这样的创作才有更大机会通过不同文化与时代考验,歷久弥新成为「经典」。

当代设计业起源的德国包浩斯,在一个世纪之前也有过类似的路线之争,也就是设计究竟要更趋近限量生产的「手工艺」?或是大量工业生产的「商品」?前者比较能维持艺术的个性美与独特美,而工业生产基于大量快速产制与开模,只能採用相对简单的艺术元素。

最后包浩斯领导人物葛罗彼亚斯拍板定案后者,工业生产的大量商品让大眾很快且平价获得以往他们生活中匮乏的「美感」,但也宰制了大眾审美品味,让他们习于单纯、甜美、雅致的「平均美」,面对个性美、独特美的艺术作品,愈来愈无法激发主动介入欣赏的「创造性想像」。

因此就美学角度来看,本届双十主视觉设计无疑更趋近艺术创作,包括它粗糙的粉刷笔触、较不对称的线条走向与迥异于以往的色彩运用,反抗了设计业最常见的「平均美」,而且最大贡献就在于激发多样的想像,各种评价正反不一、纷陈的描述与联想,恰好印证了它的审美价值。它没有固守于单纯的美感,或许根本就不美,但无疑的,它比较趋近艺术。

因为,对当代艺术界而言,美感并不是核心价值,它只是眾多价值之一,甚至不是主要的价值。单纯的美感很难支撑持久的「创造性想像」,容易引发审美疲乏。

在美感之外,艺术还想激发反思、反叛、荒诞、虚无以及崇高等多样感性经验,最怕无法衝击欣赏者固化的脑袋与思维。从这角度来看,韩国瑜院长显然比许智杰委员更懂美学与艺术。(作者为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应用音乐学系系主任)

#想像 #艺术 #激发 #许智杰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