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案,就是据守闽、粤、赣边区,特别是在赣南从事游击战,伺机反攻。过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是在此对抗国民政府。柯远芬建议胡琏在该一边区实施党、政、军、民联合作战,建立以思想战为重点的新型态战地政务。胡琏击节讚赏,两人一拍而合,柯远芬当场便投奔胡琏,受命为第二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

国防部对于第二编练司令部人员补充计划,系指定由浙江、福建、江西徵兵,其中仅江西徵得一万五千人。时任浙江省主席周岩与福建省主席朱绍良皆拒绝提供省内兵力,幸赖第十八军前长官江西省主席方天之接济。胡琏另师法唐朝府兵制「一甲一兵,一县一团;三县成师,九县成军」,由赣北师管区司令唐三山协助徵兵,每甲十二户出丁,即推举义务役男一人,四月底徵得新兵七万余人组成兴国部队,徵兵相当顺利。另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副书记长、国民大会代表李德廉喊出:「共匪渡江,赶快逃亡」,因而江西人投身国军和怒潮学校相当踊跃。

怒潮学校即陆军第十二兵团军事政治学校,以怒潮为代号,典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校歌〉首句:「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前身为第十二兵团之株良军事训练团和浙赣闽边区司令部军事政治学校。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中旬,胡琏第二编练司令部从浙江省江山县迁往江西省南城县,各界听闻国军兴办军事政治学校,四散各地的流亡学校师生纷纷前来投奔。胡琏遂指定唐三山与李德廉筹办浙赣闽边区军政学校,第一百一十八师第三十三团第一营营长廖明哲则任学生大队长,五月一日开训,同日开始招生,六月十二日举行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作文一篇,十五日放榜后,十六日在江西省瑞金县立中学正式开学,校长为唐三山,李德廉初任总教官。该校以豫华、西平、中原、嵩云等校流亡学生编成第一大队,队长翟全悌,范任主持在赣南的招考,以六百江西子弟编成第二大队,队长为廖明哲,其余编成第三大队,而计有八个中队与一个女生区队。平日上课,上午为学科,主要为《三民主义》,下午为基本教练。该校课程以柯远芬关于反共战争党政军一元化的理念进行课程规划与安排,军事教官都是经过挑选具有战场经验的,而文职教官都是硕士和学士学歷。夜点名时,由队职官训话。胡琏对怒潮学生十分爱护,下令军人不准殴打学生。

怒潮学校由南城迁瑞金,谢锺英念头一转,立刻派卫士到保安团司令部找到谢辉煌,要他请长假,转而跟随保安第一旅长袁九鹏部到瑞金投考怒潮。谢辉煌由赣州往雩都,赶上袁九鹏家眷及其护卫一行人,再由雩都进入瑞金,食宿都受袁九鹏夫人的照料。到了瑞金后,谢辉煌和一批由袁九鹏带出来的分宜同学,如朱如棣、潘章绶、欧阳怡等二十余人会合,惟此时怒潮学校已迁到潮安庵埠,所以胡琏兵团便决定先让这一批分宜学生先在瑞金考试入学,再请保安第一旅护送到庵埠。谢辉煌等人在瑞金考试后,约定先到会昌县集合再启程。谢辉煌于是归队,又回到保安团袁效祈部。谢辉煌攀上司令部的眷属行李车,跟在谢锺英叔婆和警卫营危竹安夫人一行之后先扺寻邬县,等着分宜那批同学由保安第一旅改编之保安第一师袁九鹏部带来,谢辉煌再与之会合,一同越过会昌县筠门岭镇进入广东省境。

谢辉煌提到,乡下人对于军队的认识不足,认为就读军校毕业之后都能当大官。怒潮考试内容也并不困难,主要是写自传,考完之后再发给食物和薪水。这一段回想起来都是懵懵懂懂,但不觉得苦。谢辉煌回忆当时的心境,认为男儿志在四方,因为从小家境艰困,回家对他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谢辉煌在怒潮学校并不知道日后即将投身沙场,也没有恐惧,只觉得衣锦还乡的表哥是个镜子,当了兵三年以后风风光光、穿着整齐的军装回到家乡,家乡亲友们眾星拱月,觉得很神气,因此对于当兵并不惧怕。(待续)(作者曾建元为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兼任副教授、吴靖媛为国立臺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硕士)

#曾建元 #辉煌 #史话 #专栏 #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