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校长管中闵突然宣布任期届满后不再续任,社会一片震惊、惋惜与不解之声。他本人在立法院答询时坦承,当初参与遴选,当然不是只想做一任,但因为过程中的争议被耽误了1年才上任,若续任会碰上法定退休年龄,才会决定不续任。管中闵的决定,令人再次想起3年多前民进党政府公然打压大学自治、不计代价及后果所发动的「卡管」风暴,不但对管中闵、对台大乃至对全民都是一场惨痛的凌迟,更对大学自主带来重创,对台湾的民主形象与未来发展都极其不利。
大学成教育部附随组织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经费几乎都来自政府,少子化和广设大学所导致的僧多粥少,使得大学非常依赖政府的资源分配,而且这种取向越来越重;政府透过各种补助经费的分配,如五年五百亿、教学卓越、高教深耕等等计画名目,就能够把大学变成唯命是从的禁脔。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相对客观中立,尊重学术,或许流弊能够尽量降低,但民进党政府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了办学绩效与补助现实,哪个大学或校长愿意冒险触怒政府?卡管案就是一个威吓震慑的警讯,一方面大家严厉批评拔管事件,另一方面也知道少惹民进党政府为妙,毕竟连强悍敢言的管爷都「累了」,寒蝉效应还不明显吗?
影响所及,大学早已丧失作为「知识分子殿堂」的精神,更失去了关心政策、批判时政的勇气与理想,政府不用直接用法律处罚,但每个大学都很「务实」地知道要仰政府之鼻息,对勇于「批判时政」者,也不再如过去那样重视。在讲究评鑑与业绩的时代,年轻学者更怕升等与补助被刁难,如今50岁以下的学者有几人会撰文批评国家政策?这和刚刚解严时以至马英九执政时相比,简直天差地远,尤其国立大学更充满了「政府真烂,但骂了也没用」的犬儒气氛。
今年初报纸刊登一张新闻照片,令人看了欲哭无泪,画面中由教育部长潘文忠主持,6位国立大学校长排排站在「教育部所属国立大学布达典礼」红布条下,浑然不觉自己已被悄悄降格、尊严尽失。国立大学直属国家,这关乎大学的身分定位与自治精神,也是过去长久以来追求的核心价值。依据《大学法》,教育部可以直接派任大学校长吗?还是教育部完全弃置大学自治精神,直接把大学当成附随组织,而大学校长们也默默接受了?
2022恐再成政治角力场
台大是国内大学的龙头,社会对台大校长的尊崇与期待,从来不只是一校之长而已,更是能对国事与社会关注之事,勇于且适时提出谠论诤言、引领风潮、导正时弊,展现国士无双的风骨与领袖士林的格局。早期在蒋中正时代,台大校长傅斯年坚持学术自由、校园自主的典范,早已成为台大人自傲的传统,到了蒋经国、李登辉时代,无数的台大学者与学子更是引领对抗制衡当权者、启蒙台湾民主思潮的先锋,这些都是台大人必须扪心自问、不能自欺欺人的。如今若连台大都放弃「舍我其谁」的担当与觉悟,其他大学恐怕更不堪闻问了。当前台湾「大学角色」与「校园自主」不断退化的问题,值得整个国家社会、士林学子深刻反省,自甘驯化将是国家学术良心、知识责任的扭曲斲丧,管中闵受困政治环境放弃连任,只是一个恶化警讯的开端。
当年民进党政府迫于民意现实不得不让管中闵上任,但这并没有改变教育部对于大学骨子里的管制心态,乃至对大学进行各种鉅细靡遗的行政指导;相较于卡管时的粗暴,如今民进党政府这种「软性威权」的做法反而更使得大学自主的精神沦丧,台湾民主的动力因此不断退步,造成的伤害更严重且不自觉。
可预见的是,明年台大校长再度遴选时,因为适逢2022选举前的敏感时刻,台大校长必然会成为政治干预、角力的焦点;在吃乾抹尽、疯狂掠夺各种政经社会资源的同时,民进党更试图进一步掌控精神层次的文化与学术领域,如果蔡政府继续把国立大学视为教育部的附随组织,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将永远是政治的附庸与鬼话。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