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民议会友台小组主席、执政党共和前进(LRM)议员戴扈杰(Francois de Rugy)发起的「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工作与多边合作论坛」决议案已被提上日程,预计将于11月29日进行辩论与表决。该案罕见获得高达181位议员连署,9大政团中共有7个总召签署,极有可能与另一份参议院今年5月6日通过的决议文内容相似,当时一度引起北京严重抗议与不满。
法国参议院早前于巴黎时间5月6日通过「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决议案,表决以304票赞成、0票反对、19名议员未投票之高支持度一致通过,受各界关注。这是继G7关注台海和平、支持台湾加入WHA声明后,世界又一「挺台」行动,配合政府大力宣传,顿时掀起台湾舆论关注。
然而,笔者认为,法国挺台决议案恐过于乐观,其背后原因很可能只是提供《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的谈判筹码。
欧盟于5月4日宣布暂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旨在减少欧洲企业在中国经营之限制,并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领域,如金融服务、医疗行业等;而欧盟则放宽中国投资其再生能源市场。北京在与欧盟谈判过程中做出不少让步,加上法德两国积极主导,尤其梅克尔的强烈支持,使协定在去年疫情肆虐下获得重要进展,虽然双方仍在劳工权益、市场开放等问题有所分歧,但距离完成协定只剩咫尺之遥。然而如今欧盟却又宣布暂缓,其原因应是为争取与华盛顿协调之利益,同时增加与北京谈判空间。
对华盛顿来说,由于前朝川普的单边主义、美国优先等战略方针,使美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关系下滑,同时间中国则进一步将多边协议推展到欧洲国家,中欧关系逐步攀升。在美中对立大局中,欧洲因而有向中国一方发展的趋势,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即是中国拉拢欧洲,「联欧制美」的重要手段,也因此北京愿在谈判时多次让步。
此次协议暂缓,无非让想修復盟友关系的拜登一个与欧洲復合协商的机会,欧洲则能以此获得美方好处。另一方面,对欧盟来说,与其完成协定签署,不如保持悬而未决,同时争取更多有利条件与北京谈判,换得中方更大幅度让步。换句话说,此暂缓让欧盟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两边都捞得好处。
而几乎是同一时间,法国便通过「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决议案,两者时间上的巧合不难看出此决议案很大程度上恐怕只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谈判筹码,并不是突发其来、毫无理由的「挺台」之举。从后来WHA大会,法国未邀请台湾一事,也可看出此议题只是外界过于期待。世界挺台固然是件好事,然而也不该因此过于乐观看待。
(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运动科学系学生)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