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最新公投民调显示,原本同意票稳定领先的四项公投案,「重启核四」案已经落后,甚至在美丽岛电子报的调查中连「珍爱藻礁」案都被逆转;整体而言,同意票萎缩,不同意票成长,若再加入「投票率」的变数,公投正方已明显居于劣势。

用人民钱 洗人民脑

决定公投结果的不是支持率,而是投票率;投票率一大部分要靠组织动员,组织需要资源,现在只有民进党有资源,可以想见公投的实际结果会比民调更对民进党有利。以「罢免陈柏惟」案为例,美丽岛电子报在罢免日前13天的民调,同意罢免的比例是32.7%,不同意则是16.9%,看似「同意罢免」方遥遥领先,最后的结果却是51.48% 比48.52%,极为接近。

民调与结果的落差,就是民进党「执政资源」的力量;「罢免陈柏惟」民调大幅领先,结果都只是五五波;那么现在公投民调五五波,结果会是什么,可以想像。

民进党以政府资源,结合媒体与侧翼传播文宣,再耗费大笔的金钱做实体宣讲,是利用民主制度的软肋,通路比内容重要;只要控制了通路,就能够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特别是对非网路世代的长辈,当他们看到报纸、电视无一不是在说民进党的好话,对于原本不熟悉的公投提案,自然也就跟随民进党的立场。

宪法保障人民的创制、复决权利,并不是说公投的形式存在就足够,还要人民有实际跟执政者抗衡的力量。举例而言,政府下多少钱的反公投广告,也应该要给公民团体同样的预算;武器平等,才能让民意真实的呈现。

现在的情况却是,公民团体没钱没人,然后要对抗整个政府的文宣机器;公投是民意对执政者的制衡,民进党却拿人民的纳税钱来对抗公投,「用人民的钱,洗人民的脑」,这还叫民主吗?

从宪法到法律,有太多的价值可以主张,让人讶异的是,理应制衡执政者的在野党,对民进党公器私用的种种作为似乎是逆来顺受,不以为意。公投在江启臣担任党主席时,是国民党的「重中之重」,江启臣不但亲自领衔「公投绑大选」公投,也邀请当时的党团总召林为洲领衔「反莱猪」公投。可以说,「反莱猪」的氛围,是由国民党唤醒的。

民进党打脸过往的主张

但朱立伦上任后,国民党的官方立场变成「因为民意反莱猪,所以国民党反莱猪」,把国民党讲成民意的跟随者,这要置当初在立法院抗争的党团立委于何地,又要置「反莱猪公投」的领衔人林为洲于何地?朱立伦以「下驷对上驷」为由,不愿亲自出席公投意见发表会,但国民党现在是在野党,连党工的退休金都付不出来,有资格跟民进党计较,谁是上驷?谁是下驷吗?

其实朱立伦不需要为了亲美,而让国民党在公投退居二线,更不用担心公投过关会得罪美国。当年民进党坚持牛猪分离,有被美国怎么样吗?在野党有制衡执政者的实力,美国才会把国民党当个「咖」;若四大公投真的被民进党翻盘,不仅朱立伦个人的政治生涯到此为止,国民党也将至少10年长期在野,美国还会理国民党吗?

民进党的司马昭之心,是用「政党对决」来绑架四项公投案,用「抗中保台」简化所有内容。谢长廷说「透过公投厘清亲中或亲美路线」,就是要传达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反公投亲美,支持公投亲中,千万不能得罪美国」。

民进党的操作已奏效,但在野党已没有选择,只能直球对决。简言之,如果连莱猪议题都可以被「抗中保台」绑架,还有什么议题不行?如果四大公投输掉,2022年地方选举国民党就会输,2024年政党轮替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国民党与民眾党都退无可退,只有勇敢地站到第一线,用「过去的民进党」,去对决「现在的民进党」。

四项公投的内容多数是民进党过去的主张,如果支持公投是「亲中」,那就是过去的民进党亲中,也是蔡英文、苏贞昌等人亲中。公投结果事关食品安全、能源政策及公投的价值,也是对民进党施政方针的检验,更是「人民作主」的示范;在野党没有畏战的空间!

#中时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