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榜在新闻报导上「只问是非、不问立场」的网路媒体《菱传媒》日前风光登场,该刊以菱角为Logo,取其黑白分明之意,强调没有包袱、坚持事实,而且不受政府、党派、商业利益以及股东等介入影响。似乎就要为混沌已久的台湾新闻界带来一番新气象。
只不过在11月22日正式上线前,挂名董事长的前立委徐中雄即已狼狈请辞,出师未捷身先死了。据他所述,系因和经营阶层在理念上落差太大,为免日后被架空,故而退出。可见「只问是非、不问立场」在理念上虽值得肯定,但在实务上却根本行不通。这个动人口号本身就是个悖论,因为很多事物的是非论断正是因个人立场不同而异,所以《菱传媒》要问的,又是谁的是非?谁的立场?哀哉徐中雄,反倒成为误入媒体丛林的老白兔。
回头想想四大公投的争执,不也如此?就拿蔡英文对核四的说法来看,2006年的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主导编列448亿元的兴建追加预算,甚至亲自向台电高层要求核四「如质、如期」完工。但2021年的总统蔡英文却说,核四至今花了三千亿,它是拼装车,还盖在地震带上,不但安全有疑虑,核废料也没有一个县市要收,重启的代价就是更长的工期、更多的预算,还有永远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也不晓得安不安全。2006年和2021年的蔡英文,到底谁是谁非?兴建核四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陈吉仲对莱克多巴胺的说法也是,2013年的中兴大学教授陈吉仲这么说,养猪产业产值高达 750亿元,如开放瘦肉精美猪进口,后果很严重,政府「打死也要挡」。但2021年的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却说,莱克多巴胺只是饲料的添加物,「就好比是人,我们平常吃三餐,可是你会吃一些保健食品。」2013年和2021年的陈吉仲,到底谁是谁非?
而2016年的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林静仪主张国人的食安要求应提高,故提案严禁「对民眾的健康衝击影响甚大」的瘦肉精美猪进口。但2021年的台中市中二选区立委补选候选人林静仪却说正值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的关键,欢迎开放国际贸易自由化,因此支持莱猪进口。那么瘦肉精美猪又该不该进口呢?
再来看看桃园海岸藻礁的保育,2013年的小英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蔡英文到场访视,亲笔写下「藻礁永存」的承诺。但2021年的总统蔡英文却说当初承诺保护的是「观新藻礁」,而非一旁紧邻的「大潭藻礁」,而且三接工程已外推,没有盖在藻礁上。不过环保团体却质疑藻礁上已见大型桥墩矗立,而且工作船搁浅曾造成大面积藻礁受损。那么藻礁到底永存了没?总统和环团,到底谁是谁非?
无独有偶,近日网路上流传一段当时社民党召集人范云飙骂民进党的旧影片,要求该党遵守其总统候选人蔡英文的选前承诺,范云痛批「民进党第一次执政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那个绿色不是我们要的,他根本就是一个塑胶,会制造污染的绿色,所以今天我们为藻礁站出来…」。可现在的民进党不分区立委范云已改口说根据现有的外推方案,工业港预计将会远离藻礁生态丰富的区域。昔日的她,和环团一致立场;现在的她,却附和政府主张,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范云?
至于公投绑大选,在野时的民进党始终将公投视为对抗国民党的利器,强调直接民权的好处。早在1990年代有「蔡公投」之称的民进党大老蔡同荣就力倡公投入法,陈水扁当选总统后,即于2003年通过。不过如今的民进党却担心其重大政策再次像2018年九合一选举附带公投一样被否决,便想推翻曾经力主的公投绑大选。那么公投要不要合併大选来举行,到底哪一种才是民进党的理想?
电影《东方不败》中有这么一句话:「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诚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立场,有立场就会有是非,又要如何只问是非,不问立场呢?而四大公投在即,当社会大眾对公共议题争论不休时,又该由何人来定夺是非?而天下又岂有绝对的是非?
就执政的民进党来看,不论昨是今非,还是今是昨非,都免不了「换了屁股就换了脑袋」的嘲讽。但在野的国民党也不好过,毕竟对手已幡然悔悟,愿意起义来归,支持你当年主张,照理来说,高兴接纳也来不及,顶多打脸人家一番也就是了,何必横加阻挠?否则自己岂不是也跟着换屁股、换脑袋,反而会被国人视为藉机搞政治斗争罢了。况且国民党日后总有上台机会,这四大议题仍会如影随形。那么到底谁是谁非,就静待12月18日揭晓了。
(作者为自由作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