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长期以来反对大陆对台动武、反对台湾独立的「双重吓阻」天秤角色,于2018年川普政府对中国展开贸易战,双边战略竞争台面化后出现偏移。近4年来美中台三个双边关系呈现「一好两坏」:台美关系走向紧密,中美及两岸关系趋向紧张,展望2022年,美中台三边关系将步入深刻变化的关键期。
美国顾自己给台戴手铐
今年秋季中共的「二十大」,美国的「期中选举」,以及台湾的「九合一地方选举」,看似是各自内部政治势力的较量,却会牵动三方未来数年的相互关系,台湾必须拉高层次,从战略角度评估并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维繫「三角关系」或走进「二元对立」,是战略方向的抉择。论者或谓当前强权结构,大陆太霸,美国无意併吞台湾,台湾只能选择美国,其实霸无善恶,护其私利耳。台湾与美国绑得愈紧,自主空间愈小,与大陆搞得愈僵,安全风险愈大。若要护国权、保安全,须撑开具有主体性的三角格局。那么,台湾需要有熟悉人脉,洞悉谋略,并具有长期与华府和北京周旋交涉经验的团队。
美国是和我国理念相近的国家,也是国家安全的支持者,却也曾在我退出联合国最艰难之际,转向与北京关系正常化,后来更片面断交、撤军,让台湾陷入孤立困境,这是因为美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近年来中美战略竞争,民进党政府採取一面倒政策,使得美国在「友台声量」的表象下,获取了「臂之使指,莫不制从」的机会,给台湾的外交、国防与大陆政策戴上手铐。
中国国民党创党百余年来,一直和美国关系紧密,2016年失去政权后,因经费拮据、老成凋谢等因素,对美联繫中断,因而失去话语权,美台关系由民进党说了算,国民党只有挨打的份。国民党若不能取回美台话语权,就不可能取回中间选民对国民党的信心。
国民党有意前往华府设立代表处,应是正确的第一步,将可以延续数十年来对美国政情的深刻理解,及长年交往所培养的信赖关系,从台湾利益角度评估美国内外情势,有理有节地与美沟通,应可在促进双边利益交集的同时,尽力撑开台湾自主决策的空间。
两岸长期隔海分治,大陆是台湾最大的生存威胁,也是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对两岸人民最有利。大陆大、台湾小,大陆是台湾生存发展不可摆脱的地缘要件,需要正确掌握大陆的政经与军事情势,没有交流就难以调研,没有调研不但没有发言权,更容易误判形势。兵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民进党执政「知己靠内宣,知彼靠外国」,台湾危矣。
将百姓推向战争的现状
国民党长期积累对大陆的研判功夫与谈判经验,应有能力做到「软不动摇立场」,「硬不断绝管道」,捍卫台湾利益,不靠新闻稿对呛,不藉网军酸民互骂,而有办法与大陆面对面。民进党政府讲「遇到压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进」,听起来理直气壮,实际上却是「美国给压力,马上顺从;大陆讲和平,立刻放胆搞去中」。民进党政府对美国与大陆,都没有经年累月的交涉经验,只能依赖简单逻辑选边站队,忘记了美国背弃台湾的血泪,更抛弃了与强权交往的杠杆。
「维持现状」是华府爱听的宣告,也是美国对台海的政策。民进党讲的「维持现状」却是战争边缘的现状,因为将台海局势推向紧张,可以向美国表忠请缨,号称站到对抗中国大陆的前线而获短利,也可以对内利用民眾畏战怕死的心理,藉「抗中保台」一句口号,压制在野党,每选必赢。
台湾民眾最大利益的现状,其实是两岸和缓、台海安全的现状;是能够维繫足够邦交国与国际人格,让台湾走出去,声音可以被听见的现状;是在中美竞争的险恶局势中,得以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现状。
大陆想的「东升西降」和美国讲的「重建美好」都是现在进行式,中美战略对局还会持续相当的时间。未来的5到10年,将是决定强权兴衰起伏的关键时期,中美双方都不会退让,但也都需要时间,台湾要买保险,平安驶过恶水急流,就要选择能周旋两强的国安团队。
如何应对高度倾斜的三角关系,护住生存发展的必要局面,台湾需要依据自身的利益与两强奋力周旋,以求稳定台海局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