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立法院修宪委员会通过由民进党、台湾民眾党及时代力量党团所共提的18岁公民权修宪版本,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参加公投及被选举权之年龄门槛下修至18岁。由于议决时国民党缺席,民进党随即批评国民党嘴巴说支持18岁公民权,实际上却是修宪打假球。民进党如此迫不及待痛斥最大在野党,其假藉修宪进行政治操弄的心态,已表露无遗。

民进党以处理总预算急迫为由,发起召开立法院临时会,然而总预算庞杂,审查时限本已受压缩,民进党却执意将修宪、《地方制度法》修正等重大议程排入,让在野党疲于奔命。民进党的企图,显然是想护航总预算仓促含混闯关,倘若在野党反对修宪等议案,又可藉此栽赃丑化在野党,坐收政治宣传的效果。

我国宪法属刚性宪法,修宪程序及门槛较诸一般法律高出甚多,目的在维护宪政秩序的稳定。由于修宪门槛高不易达成,纵观歷次修宪,不仅需要政党合作,还必须凝聚全民共识一致支持,绝非一党之力可成。以目前朝野互信薄弱,社会严重分裂对立的情形下,冒然仓促提出修宪议案,实难摆脱政治算计的质疑。

本届立法院修宪委员会早于2020年9月即已组成,作为执政党又力主修宪的民进党,在过去16个月中毫无任何建树,却在仅两周的临时会中,强逼在野党就范配合其草率审查。这种强行横柴入灶,破坏朝野合作气氛,悖离政治现实与修宪惯例的反常行径,民进党是否真心推动修宪,早已不言而喻!

况且当前修宪的议题不只降低参政权年龄一项,各党派的意见亦不尽相同,例如扩大政治参与方面,总统、副总统参选年龄限制是否下修?不在籍投票应否入宪?如何建立权责相符、落实制衡滥权的政府体制,亦为优先考量的议题。此外,新兴人权及基本国策的调整,例如环境权、动保权等问题应否纳入等,也都影响重大。

因此作为负责任的执政党,都不应草率行事,鸭霸以多数暴力拒斥不同主张。修宪委员会针对70多项涉及各方面的提案尚未完整讨论,民进党仅凭降低公民权年龄一项即送交院会,难不成修宪委员会任务到此为止,不审其他议案,未来立法院修宪提案,就只有降低参政权年龄一项?

从过往民进党倡议修宪的歷史来看,提出的时间大多正好与大选吻合,例如陈水扁执政后期,2014年、2017年及目前的修宪提议。此种时间上的「巧合」,实则是政治操作的「巧门」。民进党的真正盘算,是启动修宪诉诸民意,将修宪绑大选,对手政党所能做的,只能消极拿香跟拜,否则就只能不跟进,抵制对抗,届时民进党再将对手政党打成与民意对立的「反改革」势力。不论修宪是否成案,均有利于大选的政治动员,尤其当下民进党更是以巩固执政为念。至于修宪的内容为何,早已无关宏旨。

清朝覆亡前曾有一段倡议立宪的时期,然而清廷主张立宪之目的,除了透过立宪消弭各界要求其改革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藉此强化君权强化统治。因此,立宪为「虚」,巩固执政为「实」。知往鑑今,民进党操弄修宪,竟与百余年前的清廷如出一辙,着实令人嘆为观止。(作者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内政法制组副召集人)

#修宪 #民进党 #在野党 #修宪委员会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