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战」军事衝突引发世界关注,民进党副秘书长林飞帆与立法委员林昶佐上周号召「在台乌克兰人自由广场集结」表达力挺,回顾先前针对香港反送中议题喊出「臺湾人撑香港是全民共识」,皆在援助方案上缺乏实质规划,反而显露一种口号式的「政治消费」。

美国学者卡兹定义「政治消费」是「泛政治化的消费行为」,操弄者掌握了选民实际的参与程度,利用政治行销与危机处理手段,诓骗外界认为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在捍卫某种价值;不论是香港还是乌克兰的国际事件,已让两位闪过兵役的政治人物在「政治消费」上屡试不爽。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号召世界公民加入抗俄行列,就当各国纷纷对俄祭出「制裁手段」,林飞帆与林昶佐却在「网路政治」的风潮下企图搭上「抗俄保乌」的主流列车,如今乌克兰危机引发臺湾焦虑,却还利用国际事件当作「政治消费」获取个人声量;「双林」如同「政治网红」不断推销符合时宜的投机商品,进而喊出譁眾取宠的政治口号,这在目前政治动员的集体氛围下,难以检视口号背后的实际作为。

蔡政府从撑香港到挺乌克兰都已流于消费口号,在尚未通过《难民法》之际,从总统到行政院长纷纷大声疾呼,却从未真正拿出道德勇气来落实,仍然持续消费身为亚洲民主灯塔的意识形态。臺湾如果希望善尽国际公民的角色责任,就该先对受难国家伸出援手,如果只是担心「今日乌克兰,明日臺湾」,虚晃一招来制裁俄罗斯,恐怕在「奶油」与「枪炮」(代指民生协助与外交制裁)上早已尽失国际信用。

一旦「政治消费」走向极端,所有泛政治化的购买以及抵制作为将会倾巢而出,蔡政府内的「闪兵」们纷纷化身国际政客、外交名嘴甚至人道网红进行政治口号的消费行为,透过一种诉求模糊的后现代抗争、嘉年华式的戏剧性攻防、民粹主义的群氓式煽动,企图让撑香港到乌克兰从「谎言」走向「真理」,沦为口号式的巨人与行动上的侏儒。

「闪兵」集结的「政治消费」何时休矣,每每利用国际事件口惠而实不至,看在被消费的国家眼中,恐怕大闹「援助清零」的国际笑话。

(作者为新闻研究所博士班)

文章来源:本文同步刊载于「观策站」:https://www.viewpointtaiwan.com
#消费 #口号 #政治 #乌克兰 #撑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