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公布「不友善国家与领地」名单,台湾也名列其中,外交部不预期俄罗斯对台湾代表处会有任何动作,并表示台湾对俄罗斯贸易占比不大,影响有限。外交当局过于乐观的评估掩饰了台湾驻俄罗斯代表自2018年已被降级的事实,更低估了俄国报復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以及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全球战略重组势必衝击台海安全形势。
首先,必须厘清关键事实的误谬,台湾媒体报导俄罗斯公布48个「不友善国家与领地」,外交部则径用「不友善国家」,而根据俄国「塔斯社」的报导,真正的用词是「不友善国家与领地(Territories)」,Territories应是领地之意,而非台湾媒体通常翻译的「地区」;而且这份名单中在台湾后面还加注「被认为是中国领土,但自1950年起被自已的政府治理。」这也是对领地或属地的定义。部分人士以为台湾终于「升格」为「国家」而沾沾自喜,事实上,俄罗斯对台湾的国际地位毫无模糊的空间。
除了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基于「共享民主、人权、法治等普世价值」,台湾进一步参与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并迫不及待执行。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政府是否严肃考虑过整体国家利益,评估可能的负面效应,抑或一味跟随美国步伐,或利用乌克兰危机刷国际存在感。
针对网路流传的消息,俄罗斯正研议报復,将关闭我驻俄罗斯代表处,外交部回应,俄罗斯公布不友善国家清单并非针对性反制裁措施,我驻俄罗斯代表处维持正常运作;行政院长苏贞昌也曾表示,台湾制裁俄罗斯,俄罗斯有反应那是很平常的。似乎老神在在,情况都在掌握之中。
但熟悉台俄关系人士则是相当悲观。2018年3月,针对前俄罗斯双面间谍在英国遭神经毒剂攻击事件,外交部长吴钊燮约见俄罗斯驻台代理代表斥责俄方行为,并发布新闻稿谴责。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应,约见当时我驻俄罗斯代表谢武樵,数落了1个多小时,同年谢武樵奉调回国担任政务次长,俄国就拒绝接受继任人选,台湾代表处只能由参事负责,情况迄今没有改善。
以英国毒剂事件为殷鑑,考量俄国总统普丁的强悍作风,甚至可能以报復台湾向中共示好,俄国不会对台湾再度强出头视若无睹。目前尚难判定俄罗斯可能的手段,台俄双边关系确定将持续恶化。如关闭驻俄罗斯代表处,更将产生区域性效应,因为驻俄代表处辖区涵盖12个国家,其中包括乌克兰。
乌克兰危机必然导致地缘政治及国际战略重新组合,在美中苏三角关系中,中国与俄罗斯虽未结盟,关系已更形紧密,美国将难以同时因应中俄两条战线,台海安全形势不可避免将受到影响。
西方民主国家因应乌克兰危机的决策过程中,国家利益显然仍是最优先,北约组织(NATO)坚决不派军队干预;美国禁止进口俄国石油、天然气与煤炭,但欧洲国家立场分歧;波兰想转交援助乌克兰的米格-29型战机给美国,遭美国拒绝等,都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
被视为「全球最大民主国家」的印度,在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的谴责俄罗斯决议案中都选择弃权,甚至在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领袖会议中,由于印度态度犹疑,未能针对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事达成共识。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印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全力拉拢印度,但在乌克兰危机中仍无法撼动印度的立场,关键就是印度的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国家的主要目标所在,外交政策的执行就在确保国家利益,民进党的外交决策拼图中,似乎缺少了最重要的一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