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内部近日因为桃园市长提名人纷纷扰扰,台北市议员罗智强舍我其谁,党主席朱立伦则顾虑地方派系的整合有所保留。民进党市长提名人尚未明朗,一般认为国民党儘早定案或可扳回一城,舆论也倾向于支持由被视为战将的罗智强披挂上场。然而,地方上似乎认为这是强龙空降而有所反弹。当家的人必须出面调和鼎鼐,或许私下协调说了重话,让当事人觉得愤愤难平,只不过,症结在于参选人与地方派系如何达成某种共识。

民主政治大体以代议模式为主,免不了要有政党从事选民的联繫,党内也会出现派系(faction)或倾向(tendency),前者是以人或地方的结合,后者则是立场志同道合者。在半封建的社会,现代国家未能完全渗透,地方豪强有匯集的功能,派系应运而生。即使是在都会区,新移入者因为人生地不熟,在过渡时期必须仰赖先来的乡亲,同乡会俨然就是小派系,譬如高雄的台南帮,或北上的云林、彰化人,而原住民也有新型部落。

台湾是典型的垦殖社会,汉人早期前来寻找新天地,罗汉脚与平埔族通婚,开垦的过程除了有原汉、闽客之争,闽南人之间还有漳泉械斗。满清统治台湾两百多年,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一般的解释是官逼民反,其实就是抗拒官府的宰制。可惜,由于反清復明的号召过于遥远,零星的地方性抗争未能匯集为跨越族群起义。一直要等到日本乙未战争侵台,客家烈士吴汤兴率领义军前往八卦山驰援,这是现代民族运动的雏形。

话又说回来,在19世纪中叶,台湾人对于清廷官员颟顸渐感不烦,特别是贪官藉土地清丈需索无度,导致彰化(泉州)施九缎事件,却由雾峰(漳州)林朝栋协助平定;终究,鹿港施家与雾峰林家领悟,必须相互联姻自保。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瘴疠之气吓阻大量移民,大家族虚与委蛇,因此仰赖地方头人实施间接统治。国民党政府战后前来接收,大体萧规曹随,扶植地方派系相互制衡、防止独大,省议会半山与派系山头龙蛇杂处。

李登辉担任过省政府主席,与地方派系交好,无预警接任总统,京城孤立无援,幸赖故人前来相助。立法院在冻省后席次增加,派系第二代纷纷骑马入京城,就是后来国民党集思会的班底。李登辉被开除党籍后,民进党政府朝小野大,这些人庇护于立法院长王金平。马英九王子復仇,视地方派系为黑金寇仇。陈水扁当年只能割喉陈明文,国民党出身的蔡英文精益求精,桃园市长郑文灿更是炉火纯青,农会、水利会入吾彀中。

韩国瑜由高雄称王、问鼎九五失利、到罢免下台,地方派系高度动员,当下则苟延残喘。都会区选民可以睥睨公家机构,传统县民则矮了半截,平日低声下气,譬如谷物收购、补贴申请,重要关头更要请托,特别是子弟的人事,恩宠关系恐非都会区市民所能想像。通常一个县市会有两个以上派系,多少还可以有县市长、议长、及立委席次可以协调,必要的时候更可以加上农会总干事。贫贱夫妻百事哀,北中高的人大概很难体会。

党内提名家务事,外人难断是非。桃园是新兴直辖市,闽客外省三分天下,整合并不简单。不过,要是闹到鸡飞狗跳,重话都讲出来了,破镜恐难圆。(作者为东华大学民族事务暨发展学系教授)

#地方派系 #派系 #国民党 #台湾 #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