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月25日取消原订于3月28日举行的东协峰会后,中国外交部28日旋即宣布印尼、泰国、菲律宾、缅甸四国外长3月31日至4月3日先后访华。白宫坚称峰会只是暂时推迟,以确保东协所有领袖都能参加。但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指出,美国与东协峰会告吹,拜登顏面扫地,最后只落得接见来访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这个安慰奖。
菲律宾马尼拉的拉德拉萨尔大学教授狄卡斯楚说:「东南亚基本上就是中国后院,北京总会有主场优势,美国想拉拢东协几乎缘木求鱼。」这话没错,但未切中要害。
与其他同样夹在中、美两大之间难为小的小国不同,东协十国体量较大,有比较高的自主性。东协自主性主要取决于对三个因素的评估与判断:一是经贸;二是意识形态或体制;三为安全。倒退40年前或更早,中国大陆尚未改革开放或甚至还在文革时,东协的选择相当容易,即是倾向美国,因为无论经贸、意识形态及安全,东协与美国的关系或紧密度都远高于东协与中国之间。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东协间的经贸关系迅速升温,有越来越凌驾超过东协与美国之势,此时选择仍相当容易,及东协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但在安全上依附美国;然而随着中国继续快速崛起,时移势易,东协也终于开始面对到了选择的为难与困难。
美国至欧巴马上台后,为了遏制中国崛起,採取重返亚太战略:一、在经贸上建构一个旨在拉拢所有一眾亚太国家却排除中国的TPP;二、在政治上努力修好与越南、缅甸、蒙古甚至北韩的关系,企图孤立与包围中国;三、军事上,将美国全球军力的60%部署于西太平洋。
到川普2017年上台之后,眼见重返亚太战略效果不彰,中国崛起势头不减,改採印太战略,延长与加强对中国的战略施压,渐渐地也增强了对东亚,尤其是东协一眾国家要求各国选边站队的压力,美国与东协之间的10+1峰会即为其一。据了解此次推迟的峰会目的之一,即是拜登要号召东协支持他的印太战略以反制中国。但这一回,东协终于做出了第一次新的明确选择,这是因为三个因素都正在出现新的变化与形势。
首先,中国近年来持续推动一带一路,中国主导的包括中国与东协在内一共15个成员国的RCEP正式自2022年启动,作为泛亚铁路指标的中寮铁路正式通车,中国与东协2020年双边贸易额6850亿美元,几乎是同年美国与东协贸易额3620亿美元的一倍。
其次,就意识形态与体制而言,近年来所谓的美国模式破绽百出,神话破灭;反倒是中国模式的表现,给同样是受到中华威权文化影响的东协诸国一种新的启示;中国的对外政策强调的是合作发展与不干涉内政,正好也与美国形成尖锐的反差。再其次,中国军事力量尤其是在西太平洋的大幅增长,让地区内的大多数国家感觉到连美国在此地区内恐怕也越来越不是中国的对手,从而产生了新的判断与选择。
所有这一切,正是美国在东亚面对的新形势。併同前不久,美国总统拜登亲自致电沙乌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两国元首却被拒接电话的事件,种种迹象显示,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威信正在快速流失,美国难再号令天下矣!(作者为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