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5月黄金周连假,首相岸田文雄展开密集外访,不仅接连访问泰国、越南与印尼,更远赴欧洲英国、义大利与教廷3国。此行的目的在于为美国揪团共同应对俄乌战争及中国的挑战,泰国是今年亚太经合会(APEC)主席国,印尼则是「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岸田认为中、俄为国际秩序及区域安全的威胁,希望印太与欧洲共同行动。此外,向国际宣传「新资本主义」,争取各国「投资岸田」(Invest in Kishida)亦为外访的目的,不让安倍晋三的「下单安倍经济学」(Buy Abenomics)专美于前。

岸田首相不仅为老大哥美国奔走,试图扩大站队美国的国家,更为备战今夏的参议院选举,赶进度累积内、外政绩,而为巩固自民党的基本盘,避免选战中萧墙祸起,岸田在对俄及对中外交上展现鹰派作风。岸田似乎想翻转过去的温和派形象,以迎合俄乌战争形势下选民喜好的强硬领导风格。

岸田高调的对俄罗斯制裁,在与义大利总理德拉吉及英国首相强生的会谈中,介绍日本对俄追加制裁,除冻结资产的俄国人名单增列140人左右外,更禁止向约70个俄罗斯军事相关团体出口。岸田表示,日本将禁止向俄罗斯出口量子电脑等採用尖端技术的物品,冻结更多俄罗斯银行拥有的资产,进一步对俄罗斯施压,但岸田不忘声东击西指出,「乌克兰或许即是明日东亚。出于此种危机意识,改变了对俄政策」。

然而,陷入乌东战事泥淖的普丁亦将矛头转向日本,报復岸田的对俄制裁,俄罗斯无限期禁止岸田及林芳正外相等日本官员、国会议员、学者及媒体人士等共63人入境,使日俄关系几近中断。较诸北约(NATO)或「七国集团」(G7)其他成员,不仅外交、经济制裁俄罗斯,更军援乌克兰武器,日本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受制于「防卫装备移转三原则」,岸田仅能频频加码制裁俄罗斯,但促使普丁缩手的效果有限。

岸田在外交上的「高调」,招致莫斯科棒打出头鸟,战略施压日本北方,将手伸向远东。3月21日,普丁通知日本「不打算继续俄日和平条约谈判」,日、俄的「北方四岛」争端解决回到原点,示警岸田内阁。

俄国有意以日本为破口,相较NATO,印太缺乏集体安全,美国在东亚虽有美日及美韩同盟,但囿于歷史问题,日、韩非铁板一块,东京与首尔难以对俄同仇敌忾,何况冷战结束后,日本因应「朝核问题」及中国崛起,将防卫重心南移至九州及西南群岛,北方防务空虚,俄国若回防远东,将使日本南北受敌,构成防卫难题。为此,岸田着手连结美日同盟与NATO,与英国签订《互惠准入协定》(RAA),深化自卫队与英军协同行动。

岸田所属的「宏池会」素为「重美派」,挺拜登总统不足为奇,但若将黑海战火引至鄂霍次克海亦非日本所愿,东亚动盪,「投资岸田」无疑是空话。「岸田外交」应服务于「令和版所得倍增计画」,助力俄乌停战,将全球从「对抗」拉回「交往」,再造日本经济。【作者为辅仁大学日文系(所)特聘教授兼日本暨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岸田 #俄罗斯 #日本 #美国 #俄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