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台湾社会面临通膨与物价腾飞的衝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大概也只有绿营官员看不到,品牌鸡排已卖到一片80块,比一个普通便当还贵的地步。尤其近来饲料涨、闹鸡荒,农委会不是也预言猪肉、鸡肉都会再涨?不仅如此,最近不要说鼎泰丰在涨,麵包狂涨,高丽菜、香蕉涨幅惊人,连可乐、沙士都在涨,民眾担心的是接下来是不是又会有一波涨价潮?究竟还有甚么东西是冻涨的?
眼看涨声响起,物价全面性上涨,昨天我在立法院质询主计长朱泽民,未来物价是否有回跌可能?换言之,也就是政府在应付通膨之际,对物价稳定有无具体方案,还是如大多数消费者认知,有些价格涨了上去就跌不下来、没有回头路?没想到主计长居然说,「我不是神童,也不是盲眼婆婆」?
但要说起神童级预测,谁能赢过主计长呢?去年所有人都在警示通膨蠢蠢欲动,油价更从每公升20元出头飙到年底突破30大关,但主计长等一票官员死鸭子嘴硬,假装看不到万物齐涨的趋势,一整年坚称国内没有通膨压力,硬说没有超过2%警戒线就没有通膨问题。这种神童级预测,除了有大内宣效果,对因应现实衝击根本是虚功一场!
结果自去年八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首度衝破2.34%开始,之后就没再低于2%,到今年四月份CPI年增率3.38%,更已是连续两个月涨逾3%,是九年半以来最大涨幅;其中,核心CPI上升2.53%、是十三年来新高。
尤其与上班族、年轻族群等外食族密切相关的四月份外食费,更上涨5.56%。也证明民眾对物价波动的直觉是对的,今年物价上涨问题越发严重,尤其主计总处之前还试图安抚大眾,餐饮价格波动是随着年节效应迈向高峰,但已逐步趋缓。怎么四月份外食费涨幅还创161个月以来新高呢?
CPI七大类中,食物类上升6.91%,菜价狂飙27.7%,蛋价涨幅21.39%,人民生活压力歷歷在目。物价上升又快又猛,民眾深深有感,怨声载道,早不是新闻,只是官员矢口否认罢了。反倒是官员的无为无能,以致延缓政府各项应变措施。国王的新衣一经揭开,百姓苦于物价腾飞的现实便无从狡辩。
尤其最让我们担心的,官员们只知接连吹嘘经济指数一片长红,却看不到受K型经济影响,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现实。同样是家庭每月支出暴增数千元,受创程度大不相同,结果家庭可支配所得越低,CPI却越高;代表着低所得家庭、升斗小民受到衝击比所得最高20%的家庭更重,这样的社会公平吗?
物价步步高升,薪水却不见涨,工作机会也受疫情挤压,所得分配差距更是越拉越大,官员们看不见吗?政府对于弱势族群生活所需不该投入更多关注吗?
国内因素之外,高高在上的官员们不知道,台湾是标准的浅碟型经济、外向型经济,进口物价一波动就会带动整体物价上涨吗?尤其,国际趋势又刚好走到高物价、高通膨和高利率的新时代,国际通膨加上新台币贬值,台湾受到输入型通膨衝击不就更大吗?
当然,目前台湾整体经济尚佳,还谈不上停滞性通膨的风险,但断链风险就不存在吗?如果加上国际性因素带来的动盪,只怕官员们持续性的轻忽与怠惰,一昧地乐观看待,就可能是未来危机风暴的开始,绝不可不慎!(作者为立委、律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