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网包含许多层面,除了有交通、治安以外,有一区块是常被忽略的,而这一部份就是「家暴」。家暴往往在社区是能够被察觉的,但却因为许多人认为那是别人的家务事而不插手处理,直到有天在社会新闻看见,才会嘆息为何没有人能够及早阻止这件事发生。
家庭暴力的议题,过往不会在台面上讨论。从前台湾曾发生许多家庭憾事,但在妇女团体及许多人士的倡议下,终于催生家庭暴力防治法。自此之后,家暴议题也渐渐的被重视,各县市陆续增设家防中心,当家暴发生时的相关通报流程及保护令的配套措施都逐一的进步。
这几年来因为疫情的影响,许多国家都採取封城措施。而封城连带影响到家庭经济及其他状况,许多国家的受暴通报与紧急庇护安置增加数量不容小覷。以法国为例,封城后增加30%的暴力事件,美国、西班牙、德国的紧急安置也都相对提升。因为封城后,有部分民眾会有失业或减班的状况,甚至也会因为长期待在家里,而与家人间渐渐地有些许摩擦。长久下来,加上精神紧绷等因素,家暴的状况更可能会出现。但这些并不是家暴的藉口,所以预防家暴及协助通报就相当重要。
台湾这两年来因为疫情肆虐,许多学子改为在家远距,但这两年的儿少通报反而减少。当然有可能是因为随着家暴相关资讯的普及,让家长也重视这部分,但却也有一些可能是「没被通报」的儿少案件。此外,通报减少或许和远距教学也有些许关联—因为学校教师是儿少保护重要的责任通报人员,所以少了一群会先预防家暴发生或者发现家暴的人员把关。
暴力是循环的歷程,当发生家暴状况时事实上可以适时的求助,但有时被害人会有所顾虑不愿求助。这并不能怪被害人,而是要去思考为甚么可以家暴?暴力行为不论对于何种性别都是禁止的,也不能因为家暴是别人家的事而不插手去管,暴力行为也有可能会被学习,最后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要有效减少家暴,提升「近邻意识」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发现周遭有人疑似遭到家暴,就可以请相关单位协助处理,及早发现就能避免更大的问题发生。当然,一般民眾对于家暴也要有一定认识,要知道家暴不是只有肢体暴力才算家暴,精神虐待也是属于家暴的一种,所以政府在宣导预防家暴的管道是需要加强的。近年来政府陆续在推动社区防暴宣讲师,透过最贴近民眾生活的社区人士来传递正确防治暴力观念。这是正确的作法。此外,最了解居民型态的里长、邻长对于家暴的预防也可以多留点心思,发现可能有家暴的状况,可以询问派出所或家防中心等单位该如何处理,相信政府相关单位也都会积极地协助热心通报的民眾、里长、邻长。
要让民眾提升「近邻意识」预防家暴发生,并对可疑案件进行通报,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相关单位要确实落实「保密原则」,才能够让民眾免于被报復的恐惧。另外,公寓大厦管理条例要求公寓式住宅或者是大楼要设置管理委员会,而通常管理委员会设置后也会有遴聘保全或相关管理人员。或许政府可以改变现今在大厦管委会评鑑的模式,将宣导家庭暴力防治的部分从奖励加分更改成必要项目,让预防家暴的正确观念进入社区,或者政府相关单位亦能研拟与相关保全业者合作,甚至是修法将社区相关人员列为责任人员,当接到相关疑似家暴案例通知时应按流程通报。
预防家暴进而预防社会暴力的发生,不仅只有政府拟定相关政策来面对家暴问题,身旁的亲友也是很重要的关键,当发生家暴时,不要再漠视,甚至不要再将家暴合理化,家庭是需要充分的沟通、彼此尊重才能够和谐的。(作者为大九学堂二期学员、国立台南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博士生)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