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发表对华政策,声称「没有寻求衝突或一个新的冷战,而是致力于避免这两点」;并说「美国不谋求阻挡中国做为大国发挥的作用,也不遏止中国增强经济或提升人民利益」;他还强调「美国没有要试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番话多半是老生常谈,并无太多新意,表面上似乎相当温和理性,但看待美国的对华政策,其实重点应该是放在「观其行」,而不是「听其言」。
布林肯的这篇讲话,原本是要在拜登亚洲行之前发表,因为布林肯染疫而延后。其内容与3月18日拜登跟习近平视讯通话时提出的「四不一无意」大同小异。最大的区别是拜登当时强调「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而布林肯这次却表明「将加强与盟友及伙伴合作,与中国展开竞争」。
事实上,林肯早就说过中美关系「应该是竞争性的」、「可以是合作性的」、「当必须对抗时则是对抗性的」,换言之,美中之间基本上是以竞争为主轴,不排除合作,但对抗则是必然。
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明白美国讲得再天花乱坠,其实都只是企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为自己遏制中国、打压中国、围堵中国的动作,增添合理化和正当化的藉口。就以布林肯扬言美国避免跟中国发生衝突或新冷战为例。
军事方面,2021年,美军在南海维持高强度的对华抵近侦查、穿越台湾海峡、前沿存在、战略威慑、航行自由行动、演习演训和战场建设等行动。据大陆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统计,2021年美军大型侦察机空中抵近侦查约1200架次,数次进逼至距离中国大陆领海基线20海里;四个航母打击群和两个两栖战备群先后12次进入南海,较2020年至少翻了一番;11艘攻击型核潜艇出现在南海及其周边海域,共95次演习,12次舰艇穿越台海。此外,美国在战略、战术、作战概念及装备研发等方面,对华针对性也大幅增强。试问,这些威慑意味强烈的行动,是在避免衝突和新的冷战吗?
再就区域安全机制来看,四方安全对话(GUAD)、澳英美联盟(AUKUS)、印太战略、美日安保条约,哪个不是美国主导?哪个没有针对中国?再说,印太经济架构(IPEF),目的不就是在「有效反制中国不断增长的影响力」,还标榜「独立于中国的安排」,试问,这是在避免衝突和新的冷战吗?
美国虽然一再重申「遵守一个中国政策」,强调「不支持台湾独立」,但国务院的网站最近却公然删掉「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与「不支持台独」的文字;美国派遣来台的军人逐年增加,军售的质与量也都相对提升,访台的官员层级更越来越高;美国政府并且考虑台湾的驻美代表处更名,试问,这是在避免衝突?还是在激化衝突?
说穿了,美国只是以竞争之名对付中国,未来美国在经济与科技对中国的封锁与制裁,将会有增无减;在军事与外交的较劲与对抗,也会持续不断。其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压制中国,削弱中国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使美国能够确保世界独霸的地位。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