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三个分裂国家,即东西德、南北韩、南北越。但是中华民国因内战,在1949年形成统治中国部分领土的两个政权,即中华民国政府(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陆),则属分治而非分裂国家。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及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个国家的成立,是二战盟国所做的决定,到1991年东、西德和平谈判统一,也得到美、苏两个集团的支持。

南北韩即大韩民国与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是二战盟国所做的决定,虽经1951年至1953年韩战,美、苏、朝三国定停战协议,以38度线为准,仍为两国。

北越是指1945-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南越是指1946年至1954年北越与法国战争后,在越南南方成立的越南国及1955年成立的越南共和国。1976年南北越经过越战,合併成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1945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经过内战,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统治中国大陆。而原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辗转播迁台北,有效统治台、澎、金、马、东沙岛及太平岛,成为海峡两岸分治的局面。

南北越及南北韩的分裂是战争所造成的,北越战胜南越而使越南统一。东西德经由分裂成两国之后再统一,是经过和平谈判的结果。

台湾与大陆的分治是中国的内战所造成的,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从1949年后仍在联合国担任会员国及常任理事国,1972年以后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担任会员国及常任理事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在联合国时,不能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一个国家,同样中华民国离开联合国后,也不能因此而否认中华民国是一个国家。主权、领土、人民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必要条件,联合国的代表权,不是一个国家成立的必要条件。

1945年中国内战开始,一直到1991年,这段期间中华民国政府视大陆中国共产党为叛乱团体。1991年5月1日中华民国废止实施43年之久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正式将中华民国领土划分为台、澎、金、马的「自由地区」,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的「大陆地区」。在立法院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贸易、投资、文化、教育及人民来往所延伸的问题。

也可说1991年后中华民国宪法在法理上,中国大陆仍是其固有疆土的一部分,故双方的主权是有重迭主张(OVERLAPPING CLAIM)。而中华民国政府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政治实体,双方在互不承认的情况下,1993年经海基会、海协会的「辜汪会谈」达成四项协议。2009年至2016年马英九总统执政时双方先后达成23项协议,双方的官员也用适当的名义赴对岸参访。而中华民国领导人马英九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习近平, 2015年在新加坡,双方用台湾领导人与大陆领导人名义会晤。

从2008年至2016年,两岸双方在事实上,已不存在敌对的状态。

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执政,因不承认「九二共识」,推行「反中、抗中、去中」政策,两岸关系才开始恶化。加上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由接触战略改为遏制战略。蔡英文政府又配合美国的政策,使两岸关系雪上加霜。

中华民国政府目前所实施的是民主政治,政党轮替将会是平常的事,但所不幸的是两个主要的政党对国家的认同,南辕北辙,才导致今日的状况。

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虽然以和平统一为主,但不排除武力。对统一后的安排是由其单方宣布的「一国两制」,未经过双方的协商,这是台湾大多数人民不赞同的原因。

两岸如何融合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也要配合双方内部及国际局势的发展。

倘若两岸均认同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中国,从而取代大陆目前充满争议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及「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策。启动两岸融合,以此起步,双方认同中国,方有可能排除巨大鸿沟和棘手的障碍。(作者为前中广公司总经理)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双方 #中国 #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