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美中强权竞争下具有特殊地位,地缘位置自上个世纪冷战至今,始终是东西交会,南北通衢,岛链中心,美中交往则为桥梁,美中对抗则成危地。

不变的地缘位置之外,镶嵌在当前强权竞争的战略图像中的台湾,美国高则看民主价值,实则最在意前沿堡垒的自卫能力;大陆高则看民族復兴,实则最在意台美关系的紧密程度。

「现在是台美关系最好的时候」这句话,自李登辉以来的歷任总统都说过,对于从事外交工作的同仁,其实并不新鲜,反而有些压力感。而处理好台美关系的关键在于双方对于形势判断的相近程度,以及各自利益的重迭范围。

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拉近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一带一路」的扩张,「东升西降」的自诩,「定于一尊」的统治,让美国失去了聆赏「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兴致。在美国各界逐渐积累而引发浓烈的跨党派集体焦虑与制约意识,美中关系从扩大交往转变为强力竞争时,台湾处理对美关系的压力就越大。

美国对台湾很重要,美国是支撑两岸综合实力失衡关系的战略杠杆,是可以抗压而维持经常性对台军售的唯一强权,是提供各领域知识与高端技术的重要来源,是影响台湾选民投票行为与选举胜负的关键因素。然而,美台之间此种极不对称的关系,眾所周知也无需铁齿。

在美国国会山庄的办公室走道间,在政府机关与政策智库的会议室内,若非新冠疫情的阻隔,应当会有更多的台湾朋友可以亲身感受美国现在巨大的「抗中」氛围。美国的长年好友还会善意提醒:engagement(交往)这个词,现在很少人听得进去。取而代之的是security(安全):战略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高科技安全、产业链安全。

美国国防与情报首长在国会听证中,对于中共在2027年具备全面武力犯台能力的评估,由于中俄年初宣布没有上限的伙伴关系,以及俄罗斯断然对乌克兰动武,而使得华府更相信其真实度。即便台湾的诸多民调并不认为大陆会在近期内对台进行武统,但容易与乌克兰处境逻辑比拟的台湾,遂成为加码的美国对台压力源。

美中必有一战以及大陆必定对台动武的论调,并不新鲜,但是2027年或2035年可能发生的估算,就会完全涉及完全不同的国防战略与战争准备。如果台湾与美国对于台海发生战争的形势判断不一样,以号称现在是台美关系最好时刻的说法,我们政府有没有一套与美国「认真讨论」的情报支撑与论辩准备,敢不敢冒着触犯美国的风险「直面陈述」?

本世纪才初获执政机会的民进党菁英阶层,如今应该终于学到经营台美关系的难处,以及隐忍不对称压力的苦楚。美国虽然是一个霸权,也有与人论理的肚量,虽然是一个强国,也是一个尊重勇者的民族。因此,搞好对美关系不是言听计从,亲美更不是照单全收,就可以赢得美国真心的讚赏与支持。

所谓「亲美」的真实意义,不是政党之间的顺从听话比赛,而是双方以立国精神相通的「自然价值联结」,是以自身国家利益与民眾福祉为准的「战略部署」,其目的仍定锚于国家的尊严、安全以及永续生存与发展。

建立111年的中华民国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台湾应该是连结亚洲大陆与大洋文明的交会点,而不是强权争霸的交火点。自由价值在民主政治实践上累积的经验,是全球华人共同的宝贵资产。被誉为民主灯塔的台湾所放射出的光芒,当然应该不只照耀到台澎金马而已。

能有自身的高度,才有「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台美关系。

(作者为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中华战略兵棋研究协会理事长)

#美国 #台湾 #台美关系 #压力 #强权竞争